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切掉阑尾,摘掉扁桃体,拔光满口牙齿。她说:“我要把身体上所有能引发炎症、影响我肝病研究的器官全部清除!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突然干了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切掉阑尾,摘掉扁桃体,连满口牙都拔了个干净。她说:“我得把身上所有可能发炎、拖我肝病研究后腿的东西全清掉!”这举动太疯了,有人佩服,有人觉得她疯了。可她到底为啥这么拼?她心里那团火又是啥点燃的?来看看她的故事,绝对不简单。 陈菊梅,1925年出生在浙江天台县一个农民家庭。那年月,农村读书不容易,可她硬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学得顶尖。1945年,她考进浙江医学院医疗系,算是正式跟医学杠上了。1954年,她成了新中国第一批传染病学留学生,跑到苏联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读博士。语言不通,生活苦得不行,但她愣是咬牙挺过来,还提前一年拿下学位,回国就一头扎进传染病研究。肝炎,当时是中国的老大难问题,她就铁了心要啃这块硬骨头。 到了1972年,陈菊梅47岁,正干得起劲儿。可身体老出毛病,扁桃体发炎、阑尾炎反复发作,牙还疼得要命。每次犯病,她都得停下研究去医院,时间全耽误了。她是个急性子,觉得这简直要命。那会儿,她已经研究肝炎好多年,桌子上全是数据和文献,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救人。她琢磨着,身体这些毛病不解决,研究老被卡住,太憋屈。于是,她下了狠心:把这些“隐患”全清掉。她找到医院,说得特坚定,医生劝不动,她直接签字,手术就这么干了。 手术后,她身体虚得不行,但没歇几天就回实验室了。周围人议论开了,有人说她有种,有人觉得她太偏执,甚至还有人怀疑她脑子有问题。可她压根不care,她就觉得自己这么干值。她常说:“要是能多救几条命,这点疼算啥。”事实证明,她没白折腾。她带着团队搞出了不少成果,尤其是用五味子做的“肝得安”药,效果好得不得了,救了好多人。她还整出慢性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办法,全国肝病防治水平都上去了。国际上也开始认可她,中国“肝炎大国”的帽子慢慢摘了。 晚年她也没闲着。2003年,78岁,她跑去抗击非典;2008年,83岁,又去汶川地震灾区指导防疫。91岁了,她还每周出诊五天,硬朗得不行。2021年11月5日,她走了,96岁,走前还交代丧事简单,身体捐给医学院研究。她这一辈子,真没白活。 陈菊梅不是啥高高在上的英雄,就是个实打实的医生。她拼的是命,图的是让老百姓少受病痛。她不爱说大话,可干的事儿都实实在在。她的故事听着挺震撼,但细想想,她也就是个普通人,只不过比咱们多了一份豁得出去的劲儿。她那股子精神,真挺值得琢磨。 陈菊梅这辈子,太拼了,为了治肝炎连命都豁出去。她让我们瞧见了一个医生的真样子,也让人忍不住想:咱为了自己的目标,能做到哪步?评论区聊聊吧,你咋看她这人?或者你知道啥类似的故事?一块儿说说,致敬这些默默干大事的人。
各种囊肿,一味草药熬水喝,效果就一个字:好!(一)各种各样的囊肿们咱身体里可能
【2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