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44岁的章士钊再次偷偷爱上一个歌女,后高调同居。妻子吴弱男知道后,

墨色绘梦师 2025-05-21 17:17:36

1924年,44岁的章士钊再次偷偷爱上一个歌女,后高调同居。妻子吴弱男知道后,带着3个儿子上门大闹一场。没想到最后章士钊却提出一个无法让吴弱男接受的无理要求。 1919年,章士钊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五四风潮余温未散,政客、文人、军阀在法租界和大世界碰杯谈笑。 青帮大佬黄金荣引荐,章士钊认识了唱昆曲的奚翠贞。 人长得水灵,嗓音绵软,是那种能让人,彻底沉下去的软骨头女人。 章士钊沦陷得快,五年时间,行踪全绕着奚翠贞打转。 外头热火朝天,家里冷锅冷灶。 吴弱男是章士钊的结发之妻,山东女学馆出身,早年便随夫南来北往,她知书懂礼,也习惯了丈夫“士大夫情趣”,但没料到这一回变了味。 1924年,章士钊在报馆街租了洋房,带着奚翠贞“正式同居”。 牌子也挂出来,门联写着八个字“老树著花无丑枝”,把自己比成“老树”,把情人比成“花”,写得肉麻,贴得高调。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吴弱男不忍也得忍到头了。 报馆街的洋房窗口飘出昆曲的咿呀声时,弄堂里提篮买菜的太太们总要撇嘴。都说新派文人讲究自由恋爱,可这自由怎么总像专给男人准备的?章士钊那副“老树著花”的对联,挂在法租界的石库门里,倒像是给整条街的姨太太们立了块碑。 吴弱男带着三个儿子冲进小公馆那天,碰巧撞见奚翠贞在学《牡丹亭》的折子戏。水袖甩到半空突然僵住,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哪里见过这阵仗,三个半大少年红着眼眶杵在客厅,活像三尊门神。章士钊倒是镇定,端着盖碗茶慢悠悠冒出一句:“弱男,翠贞肚子里有我的骨血了。” 这话听着耳熟。十年前章士钊纳第一个妾室时,用的也是这个说辞。那时候吴弱男刚生下老三,躺在安徽老宅的雕花床上喝鸡汤,听着丈夫在外间跟账房先生商量接人进门的黄道吉日。鸡汤里的油花结成膜,凉得透心。 黄金荣牵的这根红线,倒比青帮码头捆货的麻绳还结实。法租界里多少文人墨客,哪个不把捧戏子当成风雅事?可偏偏章士钊玩出了新花样,他在《申报》上连载的政论文章里,前脚痛斥包办婚姻是封建余毒,后脚就把外室抬成“自由恋爱典范”。报馆街的油墨味混着脂粉香,熏得人发昏。 最绝的是这位大才子提的要求:既要新式婚姻的体面,又要旧式男人的特权。他让吴弱男搬去和奚翠贞同住,美其名曰“新旧融合”。三个儿子气得要把对联撕了,当娘的却按住孩子的手。吴弱男盯着丈夫官袍下露出的西装裤脚,突然想起十六岁出嫁时,喜轿前头那对忽明忽暗的红灯笼。 这事儿在上海滩传成了笑话。茶楼里说书先生拍醒木:“列位看官,您说这新文化运动到底革了谁的命?有人革掉发妻的命,有人革出三房四妾的新花样!”跑堂的拎着铜壶添水,蒸汽模糊了听客们讪笑的脸。 倒是吴弱男后来在自述里写了段扎心的话:“他们总说新时代女性要独立,可当丈夫把外室领进门,你连哭闹都是落伍的罪证。”当年女学馆教的德容言功,在自由恋爱的浪潮里碎成了扎脚的瓷片。她在租界洋房里教儿子们念《妇女杂志》时,会不会想起山东老家书房窗棂上,那个偷听哥哥们读书的小女孩? 说来也怪,章士钊晚年写回忆录,对这段风流债只字不提。反倒是奚翠贞留下的戏本里夹着张泛黄纸条,上头抄了半阕词:“重来故人不见,但见杨柳依依。”字迹娟秀,不像是文人手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80后小时候玩什么##历史故事#

0 阅读:91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