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前,有4所与协和有关的学校,它们是谁? 1906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这就是后来被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 协和是Union的雅致译文,沿传至今。 协和医学堂在东单三条东口外,1908年正式开课,到1914年共毕业三十八名学生,当时校园里有十四名外国老师,学校年开支不足五万美元。与日后接办、大改组这个小医学堂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相比,其办校规模和标准,有着很大的距离。而有着这样差强人意水平的医学院,在当时并不少见。 在协和医学院诞生前,共有四所与协和有关的学校: 协和道学院,在鼓楼西大街,为宗教性学校; 协和女子大学校,在灯市口佟府夹道,后并入燕京,作家冰心曾在此就读; 华北协和女医学校,在崇文门孝顺胡同; 协和医学堂,在东单牌楼石牌坊南,“协和医学院”的前身,中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杨崇瑞,曾在这里就读。 这四所学校现在少有人知,但当时却很有名。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毛泽东这么描述当时中国人对科学的渴望,“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
1956年,毛主席在怀仁堂看戏,突然停下来问周恩来一句:“恩来,刘嫂子在哪?”在
【13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