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57岁的民族乐器大师华彦钧(阿炳),因病去世,虽然他生前留下6首传世之作,但他的私生活却饱受世人非议。 说起华彦钧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即便是从事音乐艺术的创作者,对这个名字也不一定熟悉。 但他还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叫“阿炳”,是二胡演奏艺术的一代宗师。 他创作的经典曲目《二泉映月》,不仅入选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之列,甚至还被卫星带上了浩瀚的宇宙在太空中播放。 阿炳是江苏无锡人,出生于1893年,是道士和寡妇的私生子。 他的母亲叫吴阿芬,是个天生丽质的漂亮姑娘,但是因为家里穷,被嫁进无锡的富户秦家给二少爷冲喜。 秦二少得的是肺痨,用现在的话说得的是“实病”,必须得采用正确的药物治疗手段。 可是那个时候的人比较愚昧,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没有效果之后,就把希望寄托到了怪力乱神,想要通过举办一件大喜事来摆脱病魔的纠缠。 吴阿芬嫁到秦家之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对丈夫的病情没有一点裨益,秦二少还是很快就去世了。 这种愚昧的行径,害得不仅是秦二少一个人,连吴阿芬的清白也毁于一旦。 丈夫病逝后,她甚至还成了秦家人口中的“灾星”,饱受冷眼、非议和指摘。 但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一个弱女子根本难以与世俗对抗,在秦家人的威压下也只能认命。 秦二少死后,秦家人请雷尊殿的道士华清和到家里做法。 华清和不仅是个道士,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乐曲创作者,对于民族乐器很是精通。 他受邀前往秦家的时候,一路上听闻了许多议论,大都是贬斥苦主吴阿芬的种种不是。 可是到了秦家之后,他通过暗中观察,发现吴阿芬并没有人们口中说的那么不堪,而是个温柔、漂亮、贤惠的姑娘。 在秦家做法的那几天,他对吴阿芬不禁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怜悯与同情,半夜里还会悄悄给独自守灵的吴阿芬送热水和食物。 感情这种东西很难说得清楚,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点燃两人心中炙热的感情。 后来,在秦家饱受冷眼冷遇的吴阿芬,经常去雷尊殿给丈夫上香。 一来二去,她和华清和也越走越近,很快两个人就突破了底线,在生活上有了夫妻之实。 两年后,吴阿芬生下了一个男孩儿,这本来是一件让秦家很丢人的事情。 但是秦家一看是个男孩,觉得只要自家人不往外面瞎嚷嚷,孩子就能成为秦二少的血脉传承,于是就想尽办法逼迫吴阿芬母子回了秦家。 到了秦家之后,吴阿芬母子的境况还跟之前一样,没几年吴阿芬丢下年幼的儿子抑郁而终了。 得知吴阿芬病逝后,华清和就以道馆的名义领养了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华彦钧,也就是后来的阿炳。 阿炳年轻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只以为华清和是自己的“师傅”,在师傅的潜心教导下学习乐器。 在长相和乐器方面,他倒是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不仅长得白白净净地很帅气,乐器上的技艺也很高,年纪不大就成了当地人口中的“小天师”。 直到华清和染上了重病,才在弥留之际把25岁的阿炳喊到了床前,坦白了自己当年和吴阿芬之间的事情,挑明了两人的父子关系。 华清和病逝后,阿炳成了雷尊殿的新主人。 但复杂的身世,也让他的心里面有了阴影,为了缓解心中的苦闷逐渐堕落,不仅在居心叵测者的引诱下染上了大烟,还痴迷于花街柳巷彻夜不归。 凡事都有个度,偶尔小小的放纵一把还酿不成大祸,但是天天放纵可不就不一样了,伤人伤身也是必然的结果。 果不其然,由于阿炳不知节制,没多久就中了招儿,最终导致双目失明流落街头。 他又是个颇有志气的人,流落街头之后却拒绝好心人的施舍,靠着拉二胡沿街卖艺勉强维持生计。 无锡解放后,阿炳被送去强制戒烟,回到家里也不再沿街卖艺。 但他的二胡技艺毕竟早已声名远播,后来被中央音乐学院录下了《二泉映月》《听松》等6首经典传世曲目。 1950年12月,阿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管怎么说,无论世人对阿炳有怎样的非议,但他在乐器上取得成就是毋庸置疑的,无愧为二胡演奏艺术的一代宗师。
1950年冬,57岁的民族乐器大师华彦钧(阿炳),因病去世,虽然他生前留下6首传
汤铖说
2025-05-28 11:31:15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