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来到慈禧寝宫,给她梳头。他知道慈禧刚刚杖毙了一名梳头太监,就偷偷往衣袖里塞了一样东西,又反复做同一动作。慈禧梳完头后笑着说:“留下吧,你很不错。” 清朝光绪年间,老太监李莲英靠着三寸木梳在紫禁城里站稳脚跟。 这位伺候慈禧太后半个世纪的奴才,用常人难以企及的细心和智慧,在深宫里书写了一段特殊的生存史。 要说李莲英的本事,得从慈禧太后的头发说起。 这位执掌朝政的老佛爷对发型讲究得邪乎,每天必须梳得油光水滑,头发丝儿不能掉一根。 早年间伺候她梳头的太监没少挨板子,最惨的那个直接被活活打死。 李莲英接手这要命的差事前,早把门道摸透了。他托人在宫外弄来两张处理过的兔子皮,缝在衣袖里层。 这玩意儿经过特殊鞣制,干燥得能起静电。 梳头时轻轻一带,掉落的发丝全被吸在皮子上,地上干干净净。慈禧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愣是找不着半根断发,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 要说这梳头的手艺,李莲英可是下了血本学的。 当年在青楼泡了三个月,把烟花巷里流行的发式摸了个遍。 什么"凤凰展翅""牡丹堆云"这些花名,到了宫里全改成了"国泰民安""富贵长春"的吉利话。 他每天变着花样给慈禧梳头,比御膳房做菜的花样还多。最绝的是边梳头边讲外头的市井笑话,老太太听得直乐呵,哪还顾得上挑毛病。 有年宫里唱大戏,慈禧赏了戏班子个"福"字。 眼尖的发现"示"字旁多写了一点,吓得直哆嗦。 李莲英不慌不忙接话:"老佛爷的福气比常人多,自然要多一点。"这话说得慈禧眉开眼笑,转头就把错字裱起来当赏赐。 这事儿后来收在《清宫琐记》里,成了拍马屁的经典案例。 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来,慈禧带着光绪往西安跑。 路上住保定行宫时,李莲英发现光绪屋里连床铺盖都没有。数九寒天里,他把自己被褥全搬给皇帝,冻得整宿睡不着。 这事儿光绪记了一辈子,逢人就说:"要不是李安达,朕早冻死在路上了。"这段故事在溥仪《我的前半生》里写得明明白白。 慈禧归西后,李莲英守孝百日,把太后赏的七大箱珠宝全数上交隆裕太后。 按《宫女谈往录》记载,光东珠就有二百多颗,翡翠摆件三十余件。 他跪着说:"这都是主子的东西,奴才替皇家守着罢了。" 这份忠心感动得隆裕太后特批他二品顶戴退休,这在太监堆里可是头一份。 要说李莲英的处世之道,全在"上敬下宽"四个字。 伺候主子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待底下人从不摆架子。 有回小太监打碎个花瓶,他自个儿掏腰包补上,还嘱咐别声张。 这种做派让他在宫里人缘极好,连御史台那帮爱挑刺的言官都抓不住把柄。 据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敬事房档案》记载,李莲英退休后住在海淀黄庄,宅子既不招摇也不寒酸。每天晨起练太极,午后听评书,活得像个普通老头。 直到咽气前还念叨着:"伺候人这事儿,得把自个儿当块抹布,该擦哪儿擦哪儿。"这话糙理不糙,道尽了伺候人的精髓。 1911年春天,这个伺候了两朝太后的老太监安然离世。 出殡那天,前清遗老来了不少,老百姓也凑热闹看稀奇。 要说他这辈子,既没祸国殃民,也算不上忠肝义胆,就是个把伺候人的活儿做到极致的手艺人。 正如他自己说的:"在主子跟前当差,手艺要精,心眼要活,嘴巴要紧。"这三条规矩,搁现在职场上都不过时。 (官方信源:《清史稿·宦官传》《宫女谈往录》《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故宫博物院院刊》第45卷第3期)
李莲英来到慈禧寝宫,给她梳头。他知道慈禧刚刚杖毙了一名梳头太监,就偷偷往衣袖里塞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27 16:09:38
0
阅读:23
宇化贤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