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抛弃丈夫和孩子,直到多年后,她顶着满头银发回到家乡,子

小熊阿瓦达 2025-05-27 00:17:50

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抛弃丈夫和孩子,直到多年后,她顶着满头银发回到家乡,子女们却抱着她失声痛哭:“母亲,你是我们的英雄,这些年你辛苦了!”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青海高原的寒风中,一位中年女性正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计算,她的鼻血滴在草稿纸上,却顾不上擦拭,这是1962年的冬天,王承书已经在504厂工作了整整一年! 504厂在当时并不是普通的工厂,它的全称是中国核工业五〇四工厂,一开始建在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周围都是荒漠,群山环抱,人迹罕至。 二十多年前,这位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然而当国家需要时,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所有荣誉。 1961年的一个深夜,钱三强敲开了她的家门,第二天清晨,她给熟睡中的儿子掖了掖被角,拎着简单的行李消失在晨雾中。 在海拔三千米的戈壁滩上,科研条件异常艰苦,计算用的纸张不够,她就带着团队反复验算,设备简陋,他们就手工绘制每一张图纸。 最艰难的不是恶劣的环境,而是对家人的思念,她贴身口袋里始终放着一张儿子的照片,却连一封家书都不敢寄出。 1964年秋天,当西北荒漠升起巨大的蘑菇云时,王承书正在检查最后一批数据,听到广播里的捷报,这个坚强的科学家第一次当众落泪。 她不知道的是,远在北京的儿子正因为“没有妈妈”被同学嘲笑,丈夫为了找她跑遍了半个中国。 二十多年后,当白发苍苍的王承书终于回到家中,已经长大的儿子跪在她面前痛哭。 那天夜里,她取出珍藏多年的照片,轻声讲述着这些年的故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都没有向家人透露自己具体的工作内容。 1994年,82岁的王承书因病去世,在生前定下的遗嘱中,她将全部财产10万元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孩子,遗体献给了医学研究。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92年王承书的丈夫期去世,也定下了遗嘱,同样是留下10万块钱的遗产,捐献给希望工程,给那里的孩子们用。 夫妻俩一致的临终行为,让很多人感动不已,因为他们到最后都没有考虑自己,而是考虑更多的人。 让我们向伟大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致敬,是她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有了祖国今天的强大,她们是国家的脊梁,是人民的保护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0 阅读:0
小熊阿瓦达

小熊阿瓦达

小熊阿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