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年,后周灭亡。后周大将赵匡胤干掉7岁的小皇帝和25岁的太后,自己当上了大宋

提莫说热点 2025-05-26 22:40:51

960年,后周灭亡。后周大将赵匡胤干掉7岁的小皇帝和25岁的太后,自己当上了大宋CEO。宰相范质痛哭流涕,厉声责问道:“先帝待你恩重如山,为何他刚咽气,你就背叛大周?” 那年的春节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月初一刚过,汴京城里还飘着爆竹的硝烟味,后周朝廷突然接到边关急报,北边的辽国和北汉联军打过来了。 这个消息让坐在龙椅上的七岁小皇帝周恭帝慌了神,帘子后面垂帘听政的符太后也不过二十来岁,两人哪见过这种阵仗,赶紧把宰相范质和王溥召进宫商量。 两位老臣掰着手指头数遍朝中武将,最后只能硬着头皮选赵匡胤带兵出征。 但这时候开封城里早就传着"点检当天子"的闲话,点检说的就是赵匡胤这个殿前都点检。 可眼下敌军压境,谁还顾得上这些流言蜚语?范质亲自把调兵的虎符递到赵匡胤手里,看着这位三十出头的将领带着队伍出了城门。 要说这赵匡胤打仗的本事确实有两下子,当年跟着周世宗打天下立过不少战功。 可这次带兵出城总让人觉得不对劲,队伍刚走到陈桥驿就停下来了,说是要等后头运粮草的队伍。 当天晚上军营里闹腾得厉害,当兵的凑在一起交头接耳,有几个当官的眼珠子转得跟算盘珠子似的。 后半夜突然有人喊了声"要变天了",呼啦一下子全营的兵将都往中军帐涌。 赵匡胤那天晚上喝得有点多,正躺在床上打呼噜,突然被闯进来的将士们摇醒。 还没等他问怎么回事,有人把件黄澄澄的袍子往他身上套。 这可不是普通的衣裳,绣着五爪金龙,明摆着是龙袍。 那些当兵的跪在地上喊万岁,喊得震天响。赵匡胤这时候酒也醒了,嘴上说着"使不得",手却把龙袍裹得紧紧的。 这事儿没提前准备,三岁小孩都不信。龙袍又不是街边裁缝铺能随便做的,没个把月功夫根本缝不出来。 更蹊跷的是大军根本没去边关,第二天就掉头回汴京了。 城里老百姓早上起来一看,城头的大周旗子全换成了大宋的,这才知道改朝换代了。 其实赵匡胤带兵进城的时候碰上点麻烦,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是个死心眼,听说有人造反,拎着刀就要去拼命。 结果刚出家门就被赵匡胤的手下逮个正着,全家老小一个没跑掉。 倒是宫里的小皇帝和太后命大,赵匡胤让人好生照看着,还给封了个郑王的名号。 那些原本后周的大臣更是一个没杀,该当官的照样当官。 这里头门道可多了,早在半年前,赵匡胤就把禁军里跟自己不对付的都调走了,像李重进就被支到扬州去看仓库。 民间那些"点检当天子"的童谣,八成也是他派人散出去的。还有那个说天上有两个太阳的算命先生,估计早收了好处。 最绝的是辽国犯边的消息,后来查来查去根本是子虚乌有,十有八九是赵匡胤自己放出来的假消息。 要说赵匡胤这人确实有两把刷子,当上皇帝后没学别人杀功臣。 当年跟着他闹事的兄弟们都给封了大官,但没过两年就用"杯酒释兵权"的把戏,让这些老伙计回家享清福去了。 后周留下来的官员照样领俸禄,连前朝皇陵都派人守着,这手怀柔政策玩得确实漂亮。 不过要说他当皇帝全靠运气,那可就错了。 早年在周世宗手底下干活的时候,赵匡胤就特别会来事儿。打仗冲在前头,分钱让着别人,在军中人缘特别好。 后来当上殿前都点检,相当于京城卫戍司令,要害部门都换上自己人。等周世宗一死,七岁娃娃哪镇得住场子?这才让他逮着机会。 陈桥驿那场戏演得是真够绝的,赵匡胤从头到尾装得跟没事人似的,龙袍是手下硬给披的,皇位是大家跪着求他坐的。 可仔细琢磨就能发现破绽,从接到假军报到黄袍加身,前后不过三天时间,没提前谋划根本来不及。 更别说大军回城路上,守城门的早换成自己弟兄,城门说开就开。 这事儿给后人提了个醒,改朝换代光靠蛮力不行,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赵匡胤把舆论造得足足的,让老百姓觉得他当皇帝是天命所归。又趁着主少国疑的时候动手,等大家反应过来,龙椅都让人坐热乎了。 信息来源: 《宋史·太祖本纪》 司马光《涑水记闻》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0 阅读:815

评论列表

今夕何夕

今夕何夕

2
2025-05-27 20:28

张永德和李重进内讧有可能就是赵大从中做梗,还有周世宗英年早逝赵大也脱不了干系

猜你喜欢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