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飞黄腾达之后,想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妾,便给妻子卓文君写了封13个字的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26 18:43:02

司马相如飞黄腾达之后,想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妾,便给妻子卓文君写了封13个字的书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然而,当司马相如看了卓文君的回信后,就再也不敢提纳妾的事了。 西汉景帝年间,在巴蜀临邛县有个姓卓的富户,靠着祖传的冶铁手艺攒下万贯家财。 卓家有个独生女名唤文君,生得柳眉杏眼,自幼通晓音律,弹得一手好焦尾琴。 可惜刚嫁人没两年,夫家就遭了变故,新寡的文君被父亲接回娘家居住。 这时候成都城里有个落魄书生叫司马相如,原本是富家公子,家里败落后靠着作赋弹琴的本事四处谋生。 这人虽然穷得叮当响,偏生心气儿高得很,整天揣着块祖传的绿绮琴,在官宦人家门前转悠。 要说这琴可了不得,是当年梁孝王赏的宝物,琴身雕着云纹,琴弦用的是西域冰蚕丝。 那年秋天,临邛县令王吉做东摆宴,请了当地有头有脸的富商。 司马相如跟着去凑热闹,酒过三巡时有人起哄要他弹琴。 要说这书生真会抓时机,眼睛往屏风后头瞟了瞟——他早听说卓家小姐躲在后面听曲呢。 当下手指在琴弦上这么一划拉,弹了首新编的《凤求凰》。 这曲子听着跟百灵鸟叫春似的,把个深闺少妇听得心尖儿直颤。 当天夜里,卓家后门吱呀一声响,文君带着贴身丫鬟,怀里抱着陪嫁的首饰匣子,跟着这个才见了一面的穷书生私奔了。 气得卓老爷子在家摔了三个茶碗,赌咒说这辈子不认这个闺女。 小两口在成都西郊开了间酒铺,文君当垆卖酒,相如系着粗布围裙跑堂。 要说这读书人脸皮也够厚,见着老丈人家的伙计来买酒,还故意把抹布甩得跟水袖似的。 转机出现在建元六年。司马相如早年间写的《子虚赋》不知怎的传到汉武帝手里,皇帝拍着龙案直叫好,连夜派人把这个穷书生召进长安。 要说这司马相如真是天生的官场料子,在金銮殿上现编了篇《上林赋》,把皇家林苑夸得跟仙境似的。 汉武帝当场封他做郎官,赏了二十匹蜀锦。 消息传回临邛,卓老爷子立马套了八驾马车,拉着二十箱金银细软往女婿府上送。 可这男人呐,兜里有了钱就容易犯糊涂。 司马相如在长安城待了七八年,看着同僚们三妻四妾的,心里也痒痒。 有天他写了封怪信给文君,统共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展开信笺这么一琢磨——这数儿里独独少了"亿"字,"亿"不就是"忆"么?分明是嫌她人老珠黄,要断了往日情分。 要说卓文君到底是才女,咬着银牙研墨铺纸,把那些数儿正着倒着排成了两首回文诗。 头一首从"一别之后"数到"万般无奈把郎怨",第二首倒着从"万语千言"数回"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信差把诗送到长安时,司马相如正在宴席上跟同僚吹牛,展开信纸这么一看,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诗里头既有往昔的耳鬓厮磨,又有当垆卖酒的艰辛,字字句句跟锥子似的往心窝里扎。 没过两天,长安城里就传开了笑话:新晋的司马大人告了病假,连夜收拾行李要回成都。 府里的马车装了整整十箱竹简,全是这些年文君给他写的家书。 这事后来记在《西京杂记》里头,说司马相如捧着回信在书房呆坐了三日,最后长叹一声:"有此贤妻,夫复何求?" 可惜好景不长,司马相如后来得了消渴症(今称糖尿病),拖到元狩六年就去了。 文君守着丈夫的绿绮琴过了最后一年,临了交代要把她和相如合葬在酒铺旧址。 如今成都还有个琴台路,据说就是当年他们卖酒的地方。 每逢深秋,总有人看见银杏叶落在青石板上,沙沙响得跟琴声似的。 要说这段姻缘,正史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得明白,后来班固的《汉书》也收录了《凤求凰》的典故。 唐代李商隐写"锦瑟无端五十弦",里头用的"绿绮"典故,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直到现在,四川茶馆里说书先生讲到"文君当垆",还得拍着醒木补一句:"您各位瞧瞧,这读书人的花花肠子,到底敌不过妇道人家的七窍玲珑心呐!"

0 阅读:0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