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自己也说过,不管是刘少奇接班也好、林彪接班也好,都离不开周恩来。一方面要他

史说畅谈呀 2025-05-26 16:40:51

毛泽东自己也说过,不管是刘少奇接班也好、林彪接班也好,都离不开周恩来。一方面要他去做事情,另一方面却把他的地位往后挪,而周恩来何曾计较过这一切!我们一般人包括很多高级干部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周恩来自始至终都是坚持着一个观点:“一切为了人民!”这是非常难得的,始终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应用,保持清醒。

而很多当年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却在最后迷失在荣誉地位当中。最耳熟能详就是“文革”期间林彪、江青等人的“四人帮”。

毛泽东晚年的时候开始思考继承人问题,原本他最得意的继承人是刘少奇,并且在1957年访苏的时候,和赫鲁晓夫讲到:“我觉得刘少奇和邓小平都是非常不错的人选。”

可在不久之后,毛泽东和刘少奇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1965年,《二十三》条制订之后,毛泽东就已经决定让刘少奇下台,并在不久之后,刘少奇含冤入狱。

周恩来为此十分心痛,他了解刘少奇的为人,刘少奇绝对不会做出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但他不能出头,因为只有他还保持清醒,还要能在政治舞台上活动,才是对国家、对有冤屈的人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静静等待,默默做好国家工作,谨言慎行,观察政治动态。

有一天,刘家祥去找他,刘家祥心里害怕,他看着邓小平被斗,看着林彪、江青等人日渐壮大,看着他们肆无忌惮的迫害昔日一同为理想奋斗的伙伴,他只能找到周恩来诉说心中对国家的担忧。周恩来提醒他慎言。并对他说:

“将来的领导人可能是林彪,这是毛主席表达过的,主席越来越倚重他了,不过主席和林彪之间也不是亲密无间的,未来不定怎样,你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就好。”

文革末期,林彪的行为越来越过火,这引起的毛主席和党内的强烈不满,不久林彪竟然带着家属,乘坐私人飞机准备叛国出逃。飞机已经起飞,许多人建议毛主席用炮弹将其打下,毛泽东沉默不语。

这时周恩来拿过了机载扩音器,对正在逃亡的林彪说:“林副主席无论在国内哪个机场降落,我周恩来都亲自去接。”

可林彪依然执迷不悟,最终在蒙古境内机毁人亡。中国在蒙古的领事馆负责人传回照片和确认林彪已经死亡的消息。人民大会堂一片欢欣鼓舞。

周恩来派人给在休息的毛泽东送消息,毛泽东让周恩来处理一下后续事宜,自己先回去了。

周恩来与人们一同欢庆,并安排了后续工作。当人潮渐渐散去,周恩来坐在角落里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竟恸哭不已。

有人不解的询问安慰他:“周总理,您这是怎么了?林彪也已经死了,我们应该高兴啊?”

“是啊是该高兴,可是我们犯下的错误该如何弥补啊,我们的同志,我们的人民,他们受到的创伤,又该如何治愈啊。”

周总理为这次的错误感到无限的悲痛,同时他又为林彪的事情后怕,万一林彪处境投敌中国该怎么办?

他也为毛主席感到难过,他眼中从来伟岸高尚的毛主席,也已经到了力不从心的衰退期。种种情绪,都在这一刻真正放松下来时爆发。

文革之后,中国陷入了倒退阶段,百废待兴,许多方面需要拨乱反正。平反刘少奇、邓小平等有功之臣,重新进行高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导向发展……一项项都需要周恩来处理。

值班员经常看到周恩来的办公室彻夜长明,也经常劝他多多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周恩来却说:

“我不能坐下,更不能躺下,我一坐就能睡着,国家正是需要我的时候,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竭尽全力,这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1972年周恩来被查出了膀胱癌,一开始他还想瞒着所有人,但病态的身体很快显示出问题,家里人坚决让他积极治疗,但他不想耽误工作,最后折中在家里休养办公。

1976年,周恩来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在病床上坐不起来了,来为他看病的医生只能尽力维持他的生命体征,他看着医生,努力伸手握了下医生的手,慢慢说道:“你手凉啊,你们医生辛苦,医院在取暖问题上不要含糊啊。”医生听完,已经泣不成声。

周总理依旧没有熬到旧历新年的到来,人们十里长街送总理,甚至在清明节的时候,不顾文革还没彻底结束,就到天安门表达悼念。这年10月,“四人帮”彻底粉碎,文革结束。周总理也没有看到。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