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准备彻底“驯服”哈佛了。最新的消息是,哈佛大约6800多名国际学生,现在必须转到另一所大学,否则可能会因非法滞留被直接驱逐出美国。也就是通过控制签证,在事实上取消它招收国际生的资格。
美国这次对哈佛下的手,堪称“教科书级”的极限施压。就像当年他们用关税大棒敲中国稀土产业,现在又把这招用到了教育领域。不过这次的目标不是企业,而是全球顶尖的学术殿堂——哈佛大学。
事情的导火索其实就两件事:一是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取消“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二是让哈佛交出那些同情哈马斯的学生记录。
这两个要求都被哈佛硬邦邦地顶了回去,结果就捅了马蜂窝。国土安全部直接甩出一记“杀招”:撤销哈佛的国际学生招生资质,现有6800多名国际学生必须在72小时内转学,否则就驱逐出境。
先说说DEI这事儿。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高校里的“平权运动”,鼓励招收少数族裔、女性等弱势群体学生,促进校园多元化。
特朗普上台后就把DEI当成眼中钉,2025年2月直接宣布终止联邦政府内所有DEI项目,还逼着高校跟着改。
哈佛作为DEI的坚定支持者,招生时会优先考虑种族多样性,甚至被保守派批评为“逆向歧视”。
特朗普政府早就想拔掉这根刺,这次终于逮到机会,要求哈佛彻底取消DEI项目,停止基于种族的招生倾斜。
再看同情哈马斯的学生事件。巴以冲突爆发后,哈佛有学生组织公开声援巴勒斯坦,被特朗普政府扣上“支持恐怖主义”的帽子。
政府要求哈佛交出这些学生的纪律记录、抗议活动的音视频资料,甚至威胁要调查他们的政治倾向。
哈佛拒绝配合,理由是这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结果政府直接拿国际学生开刀,用签证当武器,逼着哈佛服软。
这招确实狠。哈佛的国际学生占总人数的27%,每年光学费就贡献4亿美元,更别说这些学生带来的全球影响力和科研资源了。
要是真把国际生全赶走,哈佛的商学院、肯尼迪学院这些依赖国际生源的院系,估计得关一半的门。
更绝的是,政府要求哈佛在72小时内提交学生资料,这根本就是“霸王条款”——学校根本来不及准备,只能眼睁睁看着学生被迫转学。
但哈佛也不是吃素的。校长加伯直接起诉特朗普政府,指控其行为“非法且具报复性”,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
前校长萨默斯更是公开批评这是“暴政”,警告说这会让美国失去“世界灯塔”的地位,反而给中国送上“战略大礼”。
不过现实很残酷,即便法院暂时叫停了驱逐令,国际学生的学业和未来还是悬在半空。有中国留学生无奈地说:“我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来到这里,现在却感觉被世界拒之门外。”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文化战争。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打压哈佛,拔掉左翼意识形态的“桥头堡”,从教育领域重塑美国价值观。
而哈佛的抵抗,不仅是为了维护学术自由,更是在捍卫精英阶层的话语权。
就像当年美国用稀土卡中国脖子,结果逼出了中国的自主创新;现在特朗普用国际生当筹码,反而可能让更多国家看清,美国所谓的“学术自由”不过是政治工具。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手段正在反噬美国自身。哈佛每年为美国创造3900个工作岗位,国际生的消费和后续贡献远超学费本身。要是真把这些人才赶走,损失最大的还是美国。
正如萨默斯说的:“禁止招收国际学生,无异于自取灭亡。”而中国留学生占哈佛国际生的五分之一,这场风波只会加速全球人才向其他国家流动,让美国的高等教育金字招牌蒙上阴影。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权力与自由的较量。特朗普想用行政命令驯服学术机构,却忘了大学的根基是思想独立。
就像中国用055驱逐舰反制AUKUS协议一样,哈佛用法律和舆论反击,证明了对抗可能有风险,但投降必死无疑。
这场“教育战”的结局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很清楚:当政治干预学术,受伤的永远是追求真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