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威胁装不下去了!主动向中国示好了,关税一降,美国向中国要的订单暴涨百分之三百! 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大棒挥了好几年,如今终于有点扛不住了!从贸易战开打到如今政策大转弯,关税一降,美国企业订单暴涨300%,是美国服软了,还是另有算盘?对中国来说,这又是多大的机会? 说到中美贸易战,得从2018年说起。那会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25%的关税,想逼中国让步,还喊着要保护美国产业。这场仗一打,双方都吃了苦头。美国这边,钢铁、铝材价格涨得飞快,底特律的汽车厂成本直线上升,工人加班加点赶工,可新车价格贵得让消费者直摇头。中西部的农民更惨,中国报复性关税一出,大豆卖不出去,仓库塞满粮食,收入缩水得让人心慌。超市里,洗衣机、电子产品价格也蹭蹭上涨,老百姓日子紧巴巴。 中国也没好过。出口受阻,企业订单减少,尤其是中小企业,压力山大。上海、深圳的工厂一度开工不足,工人放假的放假,裁员的裁员。供应链一乱,全球市场都跟着晃荡。数据显示,2019年中美贸易额比前一年掉了14%,两边经济都被拖了后腿。这场贸易战,打得是两败俱伤,谁也没占到便宜。 可到了2025年,风向变了。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上台没多久就宣布把对华关税从145%降到30%。他在社交媒体上还放话,说这对中美都有利。咋回事?原来,美国国内扛不住了。制造业订单下滑,通胀率蹭蹭往上窜,老百姓怨声载道,企业也喊着成本太高。数据显示,2025年初,美国制造业PMI跌到45以下,经济警报拉响。特朗普没办法,只能松口,调低关税,试图喘口气。 这政策一变,市场立马炸了锅。美国企业像饿了好久的狼,扑向中国供应商。据集装箱追踪公司Vizion统计,关税降后一周内,从中国发往美国的货运预订量暴涨近300%。上海和深圳的工厂一下忙起来,机器24小时转个不停,码头集装箱堆得跟山似的。服装、电子元件这些热门货,订单多到接不过来。美国零售商也乐开了花,赶紧加单备战销售旺季,港口货运量直接创下年度新高。 中国这边,算是抓住了机会。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出口数据眼看着要回暖。尤其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制造业重镇,经济活力一下被点燃。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企业老板们心里乐呵,工人也有了盼头。这波订单潮,不光救活了不少中小企业,还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更稳了。 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开了贸易谈判,双方同意关税暂时降90天,美国对华关税定在30%,中国对美关税降到10%。表面看是缓和,可背后问题一大堆。科技战还在打,美国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政策没松口;地缘政治上,南海问题老是冒泡;人权话题更是让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特朗普嘴上说“开放中国市场”,但谁知道他心里打啥算盘。中国这边也不傻,保持战略定力,一边抓订单,一边盯着美国下一步。 特朗普这人,大家都知道,路子野。他1946年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家里有钱,从小就混商业圈。1968年从沃顿商学院毕业后,接手老爸的房地产生意,把公司改成特朗普集团,搞了不少大项目,比如特朗普大厦。可他也栽过跟头,90年代企业破产好几次,靠着品牌授权和真人秀《学徒》才翻身。2016年他当总统,靠“美国优先”忽悠了一堆选民,第一任期减税、放松监管,对中国则是硬碰硬。2024年又上台,可经济压力让他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这政策一转,美国国内吵翻了天。支持他的人觉得这是务实,反对他的人骂他向中国低头。2025年中期选举在即,他的政治筹码还能不能管用,谁也说不准。中国这边呢,继续闷头发展,国内市场挖潜力,国际市场找机会。关税降了是好事,但中美关系这潭水,还是深得很。 未来谈判要真能达成啥协议,经济合作兴许能稳一稳。可要是谈崩了,关税再涨回去,贸易战还得接着打。
中美关税谈判是美国的一个局,也是中国的权宜之计,大家心照不宣。美国通过缓解关税战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