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这事得从2016年说起。那时候,中国公司看上了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这可是乌克兰造飞机发动机的“国宝级”企业,在国际上都有名号。 双方谈好了,中国公司买56%的股份,还准备投2.5亿美元帮它升级技术。本来这是个双赢的事儿,中国能拿到先进技术,乌克兰能拿到钱发展经济。 可谁能想到,到了2019年,乌克兰在美国的压力下突然变卦了,先冻结了股权,2021年直接把公司收归国有,让中国企业血本无归。 中国公司当然不能吃这个哑巴亏,就去国际仲裁索赔,金额从36亿美金涨到了45亿美金,差不多361亿人民币。 可乌克兰一直拖着不赔,这事儿就跟“过河拆桥”一样,挺不地道的。 可谁能想到,到了2025年,乌克兰又主动找上门来,想让中国多买他们的豌豆、水产品等农产品,还说中国是他们“第一大贸易伙伴”,农产品出口对他们经济很重要。 这就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了,你欠着中国361亿的违约金不还,现在又想跟中国谈新合作,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咱们先说说乌克兰为啥撕毁合同。说白了,就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乌克兰近年来和西方走得近,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国对乌克兰的影响很大。 美国担心中国通过收购马达西奇获得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影响自己的战略利益,就施压乌克兰阻止这笔交易。乌克兰没办法,只能听美国的,把好好的合作给搅黄了。 再说说中国的反应。中国企业通过国际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合理合法的。而且,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自主研发也有了很大进展。 就说“玉龙”涡轴航空发动机,这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创新并走完预研、研制、批产、使用、发展全过程的航空发动机,打破了国外对先进发动机技术的封锁。还有涡扇-15,让歼-20实现了“心脏自由”。 这些成果说明,中国现在不缺乌克兰那点技术,没有马达西奇,中国也能自己搞研发。 那乌克兰现在为啥又找上门来呢?主要是战后重建需要中国市场。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经济遭受重创,GDP缩水36%,货币贬值60%,失业率18%,外债高达1200亿美元。 农业和工业都陷入衰退,农产品出口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据估计,对华出口可能贡献他们GDP的1.7%,还能创造12万个工作岗位。 可中国市场不是白给的,你得拿出诚意来。 中国一直是个讲信誉的国家,做生意最看重的就是诚信。乌克兰撕毁合同、拒赔违约金,这已经伤了中国的心。 现在又想合作,哪能这么容易?就好比你跟人借钱不还,回头还想再借,谁会搭理你? 有人可能会说,乌克兰现在经济困难,咱们是不是应该帮帮他们?帮是可以,但得有个前提,就是乌克兰得先把欠的钱解决了。 中国不是慈善机构,不能无条件帮忙。而且,中国在国际上一直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平正义。 如果乌克兰不履行赔偿义务,中国要是答应合作,那以后其他国家也这么干,中国的利益还怎么保障? 还有,乌克兰的经济状况确实很糟糕。2025年前两个月,GDP仅增长1.1%,通胀率攀升到13.4%,物价飞涨,老百姓生活压力很大。 2025年2月,王毅外长会见乌克兰外长时,也提到了中乌友好有着传统基础,但也强调了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言外之意就是,乌克兰得先解决赔偿问题,才能谈新的合作。 有人可能会问,乌克兰要是一直拖着不赔,中国会不会采取其他措施?比如经济制裁或者外交施压。 目前来看,中国主要还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也就是国际仲裁。但如果乌克兰一直不配合,中国也可能会采取一些反制措施,比如限制乌克兰农产品的进口,或者在国际事务中对乌克兰施加压力。 总的来说,中国会不会帮乌克兰,关键看乌克兰的态度。如果乌克兰能拿出诚意,先把欠的361亿违约金还了,中国可能会考虑和他们合作,毕竟中国是个讲道理的国家。 但如果乌克兰还想“空手套白狼”,那中国肯定不会答应。 做人做事得讲信誉,想让别人帮你,先把自己该负的责任负了,别指望“先坑人后占便宜”。 乌克兰要是真的想和中国合作,就得先把这361亿的账结清,不然,中国市场的大门可不会轻易为他们打开。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环球网——《收购乌克兰航空发动机企业反被制裁,中资公司申请海牙仲裁:要求乌补偿超45亿美元损失》 环球网——《中企向乌索赔45亿美元,乌专家:乌克兰胜诉可能性不大,如败诉根本赔不起》
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
漫聊小知识
2025-05-25 19:06: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