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广播电台5月24日报道:“特朗普大砍白宫国安会人员及编制,中国事务人员据

漫聊小知识 2025-05-25 18:06:39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5月24日报道:“特朗普大砍白宫国安会人员及编制,中国事务人员据报均被解雇。”“知情人士表示,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Ivan Kanapathy留任,但他的整个团队,包括负责中国事务的工作人员,都被解雇了。”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这些负责中国事务的下属给特朗普提供了错误情报,导致美国在对华关税战中吃了亏?   咱们先从特朗普的管理风格说起。这个人当总统,特别喜欢“一言堂”,最讨厌别人跟他唱反调。他第一次当总统的时候,就跟国安会的职业官员闹得很僵。   2019年,两名借调到国安会的军官举报他在电话里要求乌克兰调查拜登,结果特朗普被民主党弹劾。从那以后,他就觉得国安会里全是“深层政府”的人,专门跟他作对。   这次解雇中国事务团队,说白了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鲁比奥接替华尔兹当国安顾问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前朝的人都赶走,换上自己的亲信。   再看关税战的结果。特朗普2025年一上台就对中国加征关税,从10%一路加到145%,结果呢?中国根本没服软,反而联合东盟、欧盟一起反制。   美国农民的大豆烂在仓库里没人买,特斯拉的供应链断了,波音飞机订单被中国取消,连美国国内12个州都起诉特朗普违法。   更尴尬的是,中国不但没被孤立,反而在广交会上签下了更多国际订单,连美国客户都抢着买中国机器人。这时候特朗普肯定要找替罪羊,中国事务团队首当其冲。   但这里面有个矛盾。如果真的是团队误判,那为什么留任的亚洲事务主任Ivan Kanapathy没被追责?要知道,他可是直接管中国事务的顶头上司。   有一种可能是,特朗普要的不是专业建议,而是绝对忠诚。之前国安会有个华裔官员黄之瀚,专门给特朗普出对华强硬的主意,结果因为“群聊门”泄密事件被解雇。   这说明在特朗普眼里,听话比能力更重要。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民主党一直盯着他,想找机会弹劾他。这次关税战搞砸了,共和党内部也有人批评他。   为了转移视线,特朗普只能拿国安会开刀,既能展示对华强硬,又能清理内部的反对声音。就像他第一次执政时解雇国防部长、国务卿一样,这次不过是故伎重演。   另外,美国的盟友反应也让特朗普很头疼。欧盟、加拿大、墨西哥都对美国加征关税,连日本都不愿意配合。特朗普原本以为盟友会跟着他一起对付中国,结果大家都在背后捅刀子。   这时候他肯定怀疑,是不是国安会的中国事务团队没把盟友的情况摸清楚,导致他在谈判中失算。   不过话又说回来,把责任全推给下属也不公平。中国这几年的反制措施,比如稀土管制、开拓东盟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都是提前布局的结果。特朗普团队就算情报再准,也改变不了中国“奉陪到底”的决心。   就像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美国以为中国会像日本那样妥协,结果被狠狠打脸。这次关税战,中国早有准备,美国的误判其实是战略层面的,不是几个下属能左右的。   现在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一边喊着要和中国谈判,一边又解雇中国事务团队。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让外界看不懂他到底想干嘛。   有人说他是在“极限施压”,有人说他是在为2026年中期选举造势。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折腾只会让美国的国际信誉越来越差,连华尔街的大佬都开始抛售美债,担心美国经济要崩盘。   最后咱们得想想,特朗普这么折腾,到底图个啥?是真的想解决中美贸易问题,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如果真的是误判,那美国的损失谁来买单?如果是政治斗争,那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到底值不值?   这些问题,可能只有等特朗普下台后,才能有个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不是解雇几个官员就能解决的。

0 阅读: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