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尼日尔政府对我们下了最后通牒!5月23日,根据外媒报道,尼日尔过渡政府正式发布通知称,要求中国石油和中国天然气集团所有员工在5月31日前离开其领土!尼日尔的这一通知,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尼日尔对我们的企业下了驱逐令,而我们在尼日尔辛辛苦苦投资的基建,能源企业,极有可能将会被尼日尔没收。 尼日尔这次对中企下驱逐令,表面上是挑刺,实则是把算盘打到了咱们头上,把咱们当软柿子捏! 这事儿还得从今年3月份讲起,当时,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签署紧急政令,要求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津德尔炼油厂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的三名中国籍高管,必须在48小时内滚出尼日尔境内,还查封了炼油厂的账户,理由只是一句“薪资差距过大”!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谁不知道,当年中石油在尼日尔投资可真是下了血本。2003年西方石油公司觉得这里沙漠又热、风险又高,拍拍屁股走了,结果咱们中石油带着钻井设备,在50℃高温里啃沙子、抗疟疾,硬生生砸进去46亿美元,建成阿加德姆油田、津德尔炼油厂,还有那条1950公里长的尼日尔-贝宁输油管道。 这可不是小数目啊,相当于给尼日尔造了条经济大动脉!现在尼日尔90%的石油出口全靠这条管道,炼油厂每年贡献10%的GDP和12.5%的税收,直接间接养活了上万人。 结果呢?军政府上台后,先是找借口追缴1.3亿美元税款,接着赖掉4亿美元贷款,现在干脆要把人赶走,连锅端了,摆明了卸磨杀驴。 还有那句所谓的“中外员工薪资差距大、本地化不足”,更是可笑。中国员工外派到非洲,顶着恶劣环境干活,难道不应该拿钱多吗?再说了,那也不是工资呀,分明就是包含海外津贴、高温补贴的辛苦钱。再看看尼日尔员工拿1200美元,在当地已经是高收入阶层了,毕竟尼日尔人均GDP还不到700美元,怎么不说这算差距过大了? 再说管理岗位,咱中国工程师在沙漠里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带出的技术团队能让油田从年产0桶到100万桶,尼日尔员工刚培训几年,怎么可能直接顶上核心岗位?这就好比让幼儿园小朋友当班长,您说合理吗? 有人可能要问了,为啥尼日尔就非得针对中国呢?说到底,还是因为穷呗。数据说得好:2025年当地的人均财政预算才174美元,在西非国家里倒数第二,连科特迪瓦的零头都不够。堂堂一个国家,外债堆到812亿美元,光利息就吃掉财政收入的一半,就这情况,您说它不惦记中国企业的钱,还能惦记谁? 更有意思的是,尼日尔一边讹钱,一边又往中国怀里钻。你看2023年政变后,军政府跟法国闹翻,退出西非经济共同体,结果尼日利亚断了它70%的电力供应,贝宁不让石油过境,直接把尼日尔经济掐得翻白眼。这时候军政府想到谁了?还是中国! 2024年3月,尼日尔哭着喊着借了4亿美元,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为啥?他们心里清楚,真把中国得罪死了,尼日尔那点石油产业立马就得瘫痪,到时候全世界都救不了他们。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极限施压”的把戏,想通过闹事多要点好处,结果玩砸了。 现在最倒霉的还是尼日尔老百姓。中企一撤,8000多个岗位没了,GDP直接掉10个百分点,炼油厂停工导致燃油短缺,物价跟着飞涨。军政府倒是捞了点短期利益,可把国家的未来搭进去了。您说这叫什么事儿?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墙倒了,自己被埋在里头。 咱中国企业也不容易,在尼日尔辛辛苦苦干了22年,从勘探到炼油再到管道,全套产业链都建起来了,结果被人当肥肉啃。 不过咱也不是吃素的,《中非投资保护协定》白纸黑字在那儿,国际仲裁、金融反制手段多的是。尼日尔要是真敢没收资产,那可就不是4亿美元的事儿了,以后谁还敢去投资?这国家的经济,怕是要彻底凉凉。 说到底,尼日尔这出闹剧,就是财政崩溃、政治动荡、大国博弈搅和在一起的结果。穷不可怕,怕的是穷得没骨气,拿恩人当仇人。希望他们能早点清醒过来,别为了眼前的小钱,把未来的生路给断了。
居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尼日尔政府对我们下了最后通牒!5月23日,根据外媒报道,
依秋聊趣
2025-05-25 09:27:45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