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3年,蜀汉大将军费祎在岁首大会上,被魏国降将郭循拔刀刺入胸膛。费祎被

国际大碗说 2025-05-24 00:43:19

公元 253 年,蜀汉大将军费祎在岁首大会上,被魏国降将郭循拔刀刺入胸膛。费祎被刺杀后,朝堂矛头指向姜维,然而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正月朔日,寒风凛冽,但大将军府邸却因岁首大会而暖意融融。 费祎端着酒盏穿梭席间,对老臣嘘寒问暖,又笑着拍了拍年轻将领的肩膀,一举一动尽显蜀汉柱石风范。廊下暗影中,魏国降将郭循摩挲着袖中匕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姜维在和费祎聊天时,突然谈起了军务:“大将军,雍州刺史陈泰刚调防,陇西防线空如筛子,末将愿领三万精兵,旬月内必取狄道城。” 费祎将酒盏轻轻搁在漆案上,说:“伯约,去年秋收歉收,府库存粮只够支撑三月战事。且不说长途奔袭的损耗,若魏军切断粮道,我军将陷入绝境。” 姜维说:“大将军可知狄道城囤积着数万石粮草?若能拿下,不仅能解燃眉之急,更能切断曹魏西进之路!难道要等魏军养肥了,再来踏平成都?丞相遗志,难道要在我们手中断送?” 姜维的情绪激动,声音几乎响彻整个宴会厅。 费祎却缓缓起身,边走边说:“伯约,贸然出兵,只会让将士白白送死。明日你我去丞相祠堂,当着武侯灵位再议此事。” 就在这时,郭循突然踉跄着冲上前,脸上挤出一抹扭曲的笑容:“大将军,末将敬您一杯。” 话音未落,寒光已刺破宴席间的暖雾。费祎瞳孔骤缩,本能地抬手格挡,锋利匕首却擦着他的喉结,直直刺入左胸。 混乱中,郭循被姜维一脚踹翻在地,腰间匕首也被夺走。 姜维掐住郭循的脖颈,问道:“为何?你明明是我钦点的牙门将,我信你,提拔你,你却如此恩将仇报。” 郭循冷笑着说:“信我?不过是拿我等降将当棋子!告诉你们的皇帝,魏国铁骑很快就到。” 在被押下去的时候,郭循疯狂大笑,眼中满是怨毒。 第二天,在朝堂之上,大臣、将领们议论纷纷,有人质问姜维:”郭循可是你亲自带回的降将,难道你真的毫不知情?” 姜维说:“郭循归降三年,我命他随征陇西三次,每次都冲锋在前。若他真是魏贼细作,为何不在战场上反戈?” 侍中诸葛瞻冷笑一声,眼中满是猜忌:“战场上动手岂不是自寻死路?大将军每年只给你万余兵力,我看你,就是觊觎兵权已久!” 姜维握紧双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想起去年秋猎时,费祎曾将他唤至帐中,语重心长道:“伯约啊,先帝遗愿虽在,但蜀中百姓已经经不起连年征战。” 见自己竟被怀疑是凶手,姜维悲愤交加,望向刘禅。 刘禅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犹豫不决,半晌才开口:“伯约将军有功无过,此事应该和他无关。” 刘禅选择信任姜维,但“应该”二字,却又表示,这种信任并不彻底。 几天后,探子向姜维送来密信,称尚书令府中近日收到十几车布帛,皆来自魏境陇西商队。” “看来这陈祗,果然与魏国勾结!” 姜维眼神一凛,心中暗自思忖。 第二天,正当姜维想有所动作时,传来了郭循暴死于狱中的消息。 洛阳城的尚书台内,司马师把玩着鎏金虎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转向阶下密使:“郭循临死前可有遗言?” “回禀司马公,郭循说‘愿以一死换蜀地大乱’。” 密使低头答道。 司马师将虎符重重拍在案上:“传令雍州都督,待姜维出兵北伐,即刻截断其粮道!再派人潜入蜀中,散布姜维弑杀费祎的消息!另外,通知东吴那边,就说蜀汉内乱,正是瓜分益州的好时机。” 魏国皇帝曹芳,在司马师的建议下,下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并对外散布消息,说郭脩是诈降,本打算接近刘禅,却总是被其侧近阻隔,难以得手,于是将刺杀对象换成了费祎。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东吴建业城中,把持朝政的诸葛恪看着魏国送来的“联合攻蜀”的信件后,冷笑着说:“司马师打得好算盘,可惜我不会上当。” 不久后,东吴大臣司马李衡来到成都,面见刘禅,和蜀汉约定共同北伐。刘禅大喜,下令姜维出兵配合。 然而,蜀汉朝堂暗潮汹涌。姜维领兵出征后,陈祗把持朝政,与宦官黄皓相互勾结,使得政局大不如前。 诸葛亮之后的蒋琬、费祎,都是人品端正之人,让刘禅可以当个“逍遥皇帝”,可自陈祗、黄皓走到台前后,刘禅逐渐向“昏主”这个方向发展。 姜维望着混乱的朝堂,又看着手中的边境战报,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凉。 费祎生前的好友、老将廖化气愤的说:“大敌当前,还在自相残杀!当年丞相六出祁山,为的是兴复汉室,如今却要毁于这等猜忌!” 与此同时,魏国的细作在成都城中四处散播姜维与曹魏私通的假信件,引发百姓恐慌。 姜维听到流言蜚语后,握紧了腰间的剑柄:“看来,这幕后黑手,不只是要我姜维的命,更是要让我朝分崩离析。” 费祎的死,终究成了蜀汉命运的转折点。此后数年,尽管姜维九伐中原,却再也无法挽回蜀汉日渐衰败的国运。 这场刺杀阴谋,早已在费祎倒下的那一刻,就悄然改写了三国的历史轨迹。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