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小学老师管保峻把手枪带进县城,出城时碰到日伪军搜身,敌人一摸摸到了他别在腰间的手枪,管保峻赶紧掏出枪。 1942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早已踏碎了这片土地上的宁静,日伪政权在此大肆抓人、征粮,百姓苦不堪言。 就在这被压迫与血腥笼罩的土地上,一个看似普通的小学教师,管保峻,正悄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抗战传奇。 管保峻是响水本地人,自幼聪慧,文墨俱佳。 抗战爆发后,他在家乡担任小学教员,白天教授乡村子弟识文断字,是村里公认的“管先生”。 可鲜有人知的是,夜幕降临后,他便摇身一变,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重要联络员,奔走在枪林弹雨与谍影重重之间。 那天,他按照上级指令,乔装成一位普通乡民进了县城。 他的任务,是除掉一个与日军狼狈为奸、帮忙抓壮丁、征重粮的地痞汉奸“王会长”。 王某仗着“维持会”头衔,欺压百姓、助纣为虐,民怨沸腾,地下党早已将他列为铲除对象。 管保峻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袖口藏着一枚手雷。 他躲过一路盘查,摸进县城,耐心等待时机。 傍晚时分,王会长正在城里一间茶馆里与伪军小头目们把酒言欢,放松警惕。 管保峻悄然潜入人群,待酒席渐入高潮之际,猛地冲上前,拔枪直指王会长胸口,一声枪响划破夜空,王会长应声倒地。 混乱中,管保峻一掷手雷,震得整条街都哗然。 他趁乱跃窗而出,转巷穿院,几番曲折,终于躲过追兵,成功脱险。 消息传出,响水县城轰动一时,有人悄声称赞,有人暗自鼓掌,而敌人却恼羞成怒,开始严查全城,张贴悬赏告示,发誓“挖地三尺也要抓住刺客”。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名“刺客”居然就藏在他们眼皮底下,仍在乡下学校里每日挥毫执教。 刺杀王会长之后,管保峻的身份更为重要,他接到的下一个任务,是破坏日军的粮食和物资储备。 他带领几个信得过的年轻人,夜晚摸黑潜入日军在乡间设立的一处物资仓库。 他们踩着稻草堆,绕开岗哨,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埋在仓库四角。 点燃导火索后,他们迅速撤退,不多时,“轰——”的一声巨响震天动地,熊熊大火腾空而起,烧红了半边夜空,烧断了敌人供给线,也烧旺了百姓心中的希望。 管保峻没有因此自满,他知道,战争还远未结束,敌人依然残暴。 他继续以教师身份做掩护,传播革命思想,护送情报人员,为八路军输送粮草、药品,一干就是数年。 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那天,管保峻站在学校讲台上,含泪宣布:“孩子们,我们赢了!” 战后百废待兴,国家需要重建,他放下手中的枪,重新拾起教鞭,回到三尺讲台,继续教书育人。 他从不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过往,只教孩子们识字、做人。 他说:“真正的英雄,是把苦难埋进土里,把种子留给后人。”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管保峻淡出了历史的聚光灯,成了村里的一位老先生,一位忘年交们尊敬的“管爷爷”。 直到晚年,人们才逐渐知道,那位风烛残年的老教师,原来曾是枪林弹雨中的英雄,是那年火光中逆行的身影。 2020年的时候,已年逾百岁的他被地方政府授予“抗战功臣”匾额。 当他坐在轮椅上接受荣誉时,眼中泛起了泪光。记者问他:“您为国家做了那么多,有没有遗憾?” 老人微笑着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保家卫国。” 参考资料: 抗战老兵过百岁 寿酒先敬共产党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2020-05-03 盐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基层动态 响水县:众人齐贺退役军人管保峻百岁寿诞2020-05-05
1942年,小学老师管保峻把手枪带进县城,出城时碰到日伪军搜身,敌人一摸摸到了他
戴梦维微微
2025-05-23 12:20:51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