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涂孝文叛变后,供出了李青林,李青林被捕后,死不承认自己党员的身份,特务只好叫涂孝文与李青林当面对质,不料李青林见到涂孝文后,爽快承认:我当然认识他! 涂孝文曾是党的基层干部,负责某区的交通联络工作。 他出身贫寒,意志坚定,加入组织多年,表现一直稳妥,是被认为“最不可能出问题”的人。 可就在那年秋末,他在一次前往接头地点的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盯上,由于一时疏忽,失去了警觉,被当场擒获。 敌人对他的身份早有怀疑,上来就动用了极端手段。 老虎凳、电棍、水牢轮番上阵,涂孝文刚开始还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但随着酷刑的加剧,他的精神开始崩溃。 最初只是哀求,说自己知道的不多,后来,在恐惧和疼痛的压迫下,他如溃堤之水,一口气供出了十几个同志的名字。 其中一个名字,让敌人眼前一亮:李青林。 李青林,表面上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平日里寡言少语,与人为善。 但在党组织中,她却是负责传递重要文件和情报的核心联络人之一,熟知多条地下交通线。 她警觉性极高,一向谨慎,连和她打交道的同志也很少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特务接到线报后,立刻对她展开抓捕。李青林当时正在裁缝铺里买衣服,忽闻消息,拔腿便跑。 敌人来得太快,她终究未能逃出胡同,被一群荷枪实弹的特务围住,绑去了保密局。 敌人并未急于动刑,而是先以怀柔手段套话,李青林神情冷静,坚称自己只是个平民,一个孤女,没有亲人,也从未与任何可疑人员往来。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语气笃定,连经验老到的审讯人员都起了疑心:莫非是抓错了人? 就在此时,涂孝文却主动提出:“她绝对是组织上的人,我认识她,她认识我!” 这突如其来的言辞令敌人精神一振。 为证实他的供词,特务决定安排一次“当面对质”。 那日,阴云低垂,天光惨淡。两人被带入审讯室的两侧。 李青林一眼便认出了涂孝文,面容憔悴,眼神游离,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早已不复当年的坚定与沉稳。 她淡然地看着他,开口道:“我当然认识他。” 这句话让审讯员大喜过望,以为她终于要松口。 可是接下来,她话锋一转:“他曾对我有意,几次想与我亲近,我婉拒了。没想到他怀恨在心,今日才将我拉下水。” 话音一落,审讯室内一片死寂。 涂孝文怔住了,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他没想到李青林会这样说。 他知道李青林聪明,但没料到她在生死关头,竟还能如此从容反将一军。 那名特务皱起眉头,看了看涂孝文,又看了看李青林,显得有些迟疑。 他们知道,地下党极少自相揭发,更少有人会主动承认同伙身份。 李青林此番之言,真假莫辨,反而让敌人对她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那你说,你不是党员?”特务问。 “我若是党员,早在你们第一次动刑时就招了。犯得着等到今天?” 这番话滴水不漏,语气从容自若,令人几乎要相信她真是个无辜百姓。 敌人面面相觑,一时进退两难。 保密局从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他们知道,哪怕有一分可能,这个女人就不能轻易放走。 更何况,她从被捕至今滴水未漏,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于是,新的酷刑接踵而至。 铁钳夹指、火烧双足、灌辣水……她忍着,咬着牙,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 特务甚至一度以为她疯了,因为在昏迷与清醒之间,她口中反复低语的,始终只有一句话,“我是平民,我不是党员。” 涂孝文被送回牢房后,整夜未眠。 他的心如同被投进了冰窟,他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回不了组织了,也活不下去了。 数日后,李青林被押往郊外刑场,而涂孝文已经先她一步被处决了。 信息来源:人民网——女中豪杰李青林
1948年,涂孝文叛变后,供出了李青林,李青林被捕后,死不承认自己党员的身份,特
戴梦维微微
2025-05-22 17:58: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