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像话!战士豁出命来逮回俘虏,不小心枪走火把俘虏打死了,结果我们的干部对他比对战俘还凶!你耍什么威风?”多年以后,陈知建将军回忆起79年自卫反击战时的一幕,依然怒火难消。
陈知建将军是陈赓大将的儿子,他之所以能这么生气,还是因为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发生的一件事。
我国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善待俘虏的政策,抗美援朝时期许多被俘的美国军人都心甘情愿接受改造,这也是因为我们优待俘虏的原因,可以说我们对俘虏的态度是所有国家中数一数二的。
1979年2月份,中国和越南在边界处爆发了战争,我们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许多解放军都加入了这次战斗,他们为了祖国纷纷投身到前线作战。
而杜连生就是这其中一员,他是一个侦察连的班长。
1979年2月17日,这个侦察连要执行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十分苦难,连队要让士兵们深入越南,俘虏一些越南士兵。这些越南士兵可能掌握着很重要的情报,如果可以捉住他们的话会大大增加我军的胜算。
而杜连生成为了执行任务的一员,小队队长商量好作战方案后便带着杜连生和其他队员们开始了行动。杜连生心里有点紧张,因为这次任务比较特殊,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目标人物带回来,而且还不能让他们受伤。
这让杜连生有点不理解,这些越南士兵侵犯我国领土就应该狠狠的揍他们,这次竟然不能让他们受伤。虽然杜连生心里有疑问,可他毕竟是军人,军人要做的就是服从上级的安排,所以杜连生也没有多问。
行动开始后小队朝着目标地区深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隐藏自己,如果被发现的话任务基本是完成不了了,所以大家都很是紧张。小队就这样一边隐藏一边前进,慢慢地来到了任务地点。
很快就发现了一位落单的越南士兵,如果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他活捉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从这个越南士兵中获取重要情报。想到这里,队长便告诉大家准备行动。
经过队长的细心观察发现,这个越南士兵已经落单了,他的周围并没有其他队友。队长告诉大家行动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什么响声,以免引起附近越军的注意。
小队成员明白后,队长一声令下大家往前摸过去,杜连生第一个冲上前去,剩下的队员在旁边掩护着。那名越南士兵看到有解放军朝自己冲了过来,他连忙准备逃走。
可杜连生的速度非常快,那名越南士兵还没跑出去多远就被杜连生一脚踹在了地上,他刚想掏枪反击可发现杜连生已经把手枪指在了他的脑子上。
随后杜连生便让他起来跟着自己走,这个越军眼看没办法只能照做,他成为了小队的第一个战俘。 可当他跟着杜连生走的时候突然剧烈反抗起来,杜连生也被这突然的情况惊了一下。
那名越军一拳打在了杜连生身上,他抬手就要去抢夺杜连生的枪,杜连生眼看情况危急只能奋力阻拦。他一只手拿着枪一只手按着越军的肩膀,两人正在争夺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枪响。
原来是杜连生的手枪走火了,一下打在了越军的身上。听到枪响声小队连忙跑了过来询问杜连生发生了什么,杜连生把发生的一切说了出来。
队长看着躺在地上的越军他检查了一下,此时的越军已经没有了呼吸。枪响了小队也没有办法再去找别的目标了,因为附近的越军听到响声很可能过来查看。
于是队长立刻带着队员们进行撤退,而上面派来的任务也只能放弃。这一切让杜连生非常自责,他后悔要是自己的手枪不走火就好了,杜连生感觉自己辜负了小队的信任。
回去后队长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上面,上面知道后非常生气,因为我们一直是优待俘虏的政策,这次误杀俘虏导致杜连生遭到了严重的批评。
这件事被陈知建将军知道后他大为恼火,优待俘虏是优待俘虏,可是不能为了一个俘虏就这么对待我军士兵啊,这也太不讲理了吧。
一直到1985年我军对处置俘虏的方式进行了不断调整,政策说明虽然要优待俘虏,可如果俘虏威胁到战士安全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使用强硬的态度。
无论怎么样战士的生命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只有先保证战士的安全,才能保证我们国防力量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