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发动那场运动后,很多人都不理解,但又不便明说,比如李宗仁,就说了一个比喻。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22 09:57:41

毛主席发动那场运动后,很多人都不理解,但又不便明说,比如李宗仁,就说了一个比喻。

那是在1966年国庆节时,毛主席邀请李宗仁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看着下面山呼海啸的人群,毛主席说:“群众是发动起来了,群众一起来,那就不能完全依靠个人的想法去做。这把火是我烧起来的,点火容易灭火难,看来这火还要烧一个时期。”

然后,毛主席就问起了李宗仁对这场运动的看法。

李宗仁知道毛主席发动这场运动的初衷是什么,就是要通过“天下大乱”,实现“天下大治”,但是,他对这场运动的过程还是有些担忧的,因为“天下大乱”已经严重破坏了各个行业的生产,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不过,这些话李宗仁是不方便直说的,就用了一个比喻,说:“痛苦对产妇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为一个助产士,就要尽可能减少她的痛苦。”

这个比喻虽然说得有点隐晦,但意思还是很明确的,就是在劝告毛主席:在发动这场运动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损失,不要让全国人民感受到太大的痛苦。

毛主席这么聪明的人,当然听懂了李宗仁的话,但也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两年后,到了1968年国庆节时,张治中坐着轮椅上了天安门城楼,特地让儿子把他推到毛主席身边,对毛主席说:“主席啊,您老人家走得太快,我跟不上了。现在被打倒的干部早就超过5%,党内我有许多老朋友都被打倒了。他们都被打倒了,您老人家怎么办呢?”

毛主席听后,安慰他说:“文白兄,我们可以甄别嘛。”

可惜,这场运动后来还是失控了,给全国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得不偿失的。

0 阅读:1338

猜你喜欢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