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俄罗斯的军事专家看得透。近日,俄罗斯专家斯捷潘诺夫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天无人机具备“战略武器”的潜质。理由是它不但飞得远,而且飞得高。飞得远,最大航程7000公里,可轻松覆盖5000公里外的美国本土阿拉斯加,3000公里外的关岛基地更是不在话下。
这哪是无人机?分明是插着翅膀的洲际导弹!当西方媒体还在纠结"无人机算不算战略武器"这种伪命题时,俄罗斯人早已看穿本质——能横跨太平洋的飞行器,管它叫什么都改变不了战略威慑的事实。
看看地图就懂了。从中国东部到阿拉斯加直线距离不到4000公里,九天无人机留着3000公里余量还能在目标上空盘旋三整天。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连转场加油都不用,单程票就能把五角大楼的"永不沉没航母"变成活靶子。
美国人现在肯定如坐针毡。他们引以为傲的"岛链战略"在7000公里航程面前简直像小孩过家家的玩具。更绝的是20公里升限,现行防空系统根本够不着。这就好比让泰森和姚明打拳击,拳头再硬也碰不到人家下巴。
数据不会说谎。对比全球现役主力无人机:美国"全球鹰"航程22000公里看似惊人,但必须依赖空中加油;土耳其TB2才150公里航程,连边境线都飞不出去。九天无人机直接刷新了"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天花板,还是用混凝土浇筑的那种。
军事专家们吵翻了天。有人坚持认为无人机不算核威慑就不配称战略武器,却故意忽略1945年广岛原子弹当量才1.5万吨。现代常规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早就能实现"外科手术式"战略打击。
太平洋足够宽广,但在7000公里航程面前突然变得拥挤。当无人机可以带着1.5吨载荷从上海直飞旧金山,谁还敢说21世纪的战略威慑必须靠核弹头?这就像用智能手机的人嘲笑大哥大不够先进——技术迭代的洪流从来不管守旧派的玻璃心。
俄罗斯人这次点破的,其实是现代战争最残酷的真相: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武器分类,而是实实在在的打击能力。标枪导弹能击毁坦克不是因为叫"导弹",而是它能打穿装甲。九天无人机的战略价值就写在它7000公里的航程数据里。
用户11xxx53
它的威力就应该配得上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