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警卫递给粟裕一包烟,没想到粟裕看到烟盒和里面的字顿时脸色大变,并命令:全军集合,关闭所有电台! 那年深秋的苏北战场笼罩在阴云之中,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正召集干部们研究作战方案,指挥部里挂满了手绘的作战地图。 谁都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在逼近这支抗日劲旅。 那天晌午,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日军顾问小林信南操着生硬的中国话,把在座的汉奸军官骂得抬不起头。 这个留着八字胡的日本陆军中佐甩出一份作战计划,要求伪军配合实施"铁壁合围"。 施亚夫坐在后排,表面上跟着点头哈腰,后脖颈的冷汗却把衣领都浸透了——这个计划直指新四军要害,更可怕的是,日军竟掌握了新四军内部叛徒提供的情报。 会议室大门被宪兵把守着,参会人员不得随意出入,施亚夫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在隔间里摸出随身带的香烟。 他用指甲在烟盒内侧刻下"内鬼泄密,速转移"七个字,又抽出一根香烟,把写满作战细节的纸条塞进烟丝里。 回到会场后,他朝门口站岗的年轻卫兵使了个眼色——那是他亲手安插的自己人。 这包"大前门"香烟几经辗转,终于在傍晚时分送到粟裕手中,当时指挥部里正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主张主动出击打乱日军部署。 粟裕拆开烟盒时脸色骤变,原本撑在桌沿的手掌猛地攥成拳头,作战参谋们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师长用从未有过的严厉口气下令:"全体集合!关闭所有电台!" 夜色中,数千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地撤出驻地,炊事班埋了灶台,侦察连抹去了行军痕迹。 天亮时分,日军三个联队扑了个空,气得小林信南当场拔刀砍了两个伪军团长。 而新四军这边,保卫部门顺藤摸瓜揪出了两个通敌的司务长——他们为了三十块大洋,把部队动向卖给了汉奸。 要说施亚夫能送出这封救命情报,还得从三年前说起,这个南通汉子早年参加红军,后来被国民党抓进大牢。 1939年夏天,日军轰炸机把监狱围墙炸出个大窟窿,他趁乱逃出生天,找到组织后主动请缨:"让我去南京,汪精卫那帮人现在正缺打手。" 凭着在国民党监狱的经历,施亚夫很快取得汪伪政权信任,他当上了伪军第七师师长,办公室就挨着日军顾问团。 每次开会都带着个牛皮公文包,里头装着日本罐头和"三炮台"香烟——罐头盒里藏着密写药水,烟盒夹层能塞缩微胶卷。 这次送情报算是最惊险的一次,那天散会后,小林信南突然说要请主要军官吃饭。 施亚夫急中生智,捂着肚子直喊胃疼,趁医务兵给他拿药的空当,把准备好的烟盒塞给卫兵。 小伙子机灵,假装去小卖部买烟,骑上自行车就往城外跑,路上遇到巡逻队盘问,他掏出施亚夫的特别通行证,说是给皇军送要紧文件。 粟裕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那天要是晚撤半个钟头,部队就会被包饺子。 转移途中电台一直静默,直到跳出包围圈才重新开机。 延安方面收到捷报,专门发来嘉奖令。不过出于保密需要,施亚夫的真实身份直到抗战胜利才解密。 像施亚夫这样的"白皮红心"在敌后战场数不胜数,有个在伪政府当科长的地下党员,每天上班前都要在家门口摔个茶壶——这是向联络员报平安的暗号。 还有个在日军司令部当翻译的姑娘,把重要文件抄在旗袍衬里上,靠着这手绝活送出上百份情报。 多年后,粟裕将军见到满头白发的施亚夫,握着他的手说:"当年那包烟,救了一个师啊。" 这话不假,那次成功脱险保住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主力,为后来的车桥战役积蓄了力量。 历史往往就在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发生转折,而改写历史的,正是这些在龙潭虎穴中周旋的无名英雄。 信息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粟裕传》
1942年,警卫递给粟裕一包烟,没想到粟裕看到烟盒和里面的字顿时脸色大变,并命令
星河征途远
2025-05-20 16:41:58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