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女护士张道华被炮弹炸瞎双眼、炸断双腿,当场昏迷。醒来时,不远处却传来

文史记叙录 2025-05-19 15:10:37

1951年,女护士张道华被炮弹炸瞎双眼、炸断双腿,当场昏迷。醒来时,不远处却传来了美军的声音。在声音越来越近时,她伪装成一具“尸体”骗过敌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展开第五次战役,双方在铁原至金化一线展开拉锯战。

在这场钢铁与血肉的较量中,16岁的战地护士张道华用生命书写了一段震撼人心的传奇。

三月份,刚满16岁的张道华跟着大部队跨过鸭绿江,被编入志愿军第六十军医院第三分院。

原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她,此时每天面对的却是断肢残臂的重伤员。

她跟着老护士学包扎、学换药,在缺医少药的环境里,用煮沸的盐水代替消毒药水,用蒸过的旧绷带反复使用。

转运伤员的间隙,她总把省下来的炒面掰碎了泡水喂给重伤员。

五月下旬,前线传来紧急命令,志愿军第180师在春川方向遭遇美军机械化部队合围,伤亡极其惨重。

她所在的医疗分队连夜急行军,摸黑穿过三道封锁线,终于在天亮前抵达昭阳江畔的临时救护所。

眼前的场景让所有人倒吸冷气,四百多平米的洼地里,密密麻麻躺着五百多个伤员,血腥味引来的苍蝇黑压压聚成团。

美军飞机在头顶来回盘旋,炮弹时不时落在江对岸,她背着装满药品的帆布包,猫着腰在弹坑间穿梭。

她发现有个腹部中弹的战士肠子都露在外面,赶紧扯下自己的绑腿布给他固定。

连续三天三夜,瘦小的她转运了七名重伤员,最后一次背人过江时,右腿被弹片削掉块肉都没察觉。

但真正的灾难发生在第五天黎明,她正跪着给伤员喂水,突然听见炮弹破空的尖啸。

她本能地扑在伤员身上,只觉得眼前闪过刺目的白光,整个人像被铁锤砸中般飞出去。

等恢复意识时,耳边嗡嗡作响,脸上黏糊糊的全是血,伸手一摸才发现双眼只剩两个血窟窿。

30米开外传来美军巡逻队的皮靴声,她咬牙把脸埋进泥里装死,她能清晰听见大兵们用英语交谈,有人用枪管戳了戳她后背。

冰凉的金属擦过脊梁时,她屏住呼吸纹丝不动,直到脚步声渐渐远去才敢动弹,凭着记忆里的方位,她开始用肘部拖着身子往南爬。

她华记不清爬了多久,手肘和膝盖早磨得见了骨头,有次摸到凉津津的东西,凑近闻才知道是死人胳膊。

最要命的是干渴,她舔过草叶上的露水,嚼过带着火药味的泥土。,回摸到个水壶,晃着听见声响,喝下去才发现是汽油,烧得喉咙像着了火。

第三天夜里下起暴雨,她靠雨水续了命,顺着斜坡往下滚,想找条小溪却摔进弹坑。

坑底积着齐腰深的雨水,泡得伤口钻心疼,就在她快要撑不住时,隐约听见有人喊“同志”。

她用尽最后力气嘶喊,嗓子却像破风箱似的发不出声,情急之下摸到块弹片,叮叮当当地敲打水壶。

当战士们发现这个浑身泥浆的姑娘时,她左手还死死攥着红十字袖章,右腿伤口已经生蛆。

卫生员清理时数了数,她身上共有23处伤,最长的弹片卡在肩胛骨里,取出来足有半截筷子长。

送去后方的路上,她高烧昏迷了八天,军医都说活不成了,她却硬生生挺了过来。

虽然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右腿,但比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

1953年夏天,她戴着特制的义眼和假肢,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主席握着她的手连说三遍“巾帼英雄”,周总理特意嘱咐给她配发双拐杖。

如今保存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展柜里,有件褪了色的军装上衣,左胸位置别着枚布满凹痕的铜质红十字徽章,每个字背后,都是那个年代中国军人用血肉铸就的丰碑。

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在烈火熊熊的上甘岭,在朝鲜三千里江山的每寸土地上,无数像张道华这样的普通战士,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什么叫“最可爱的人”。

他们当中有的留下姓名,更多是无名英雄,但正是这些血肉之躯,筑起了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清新致远

清新致远

2025-05-20 00:50

向英雄致敬!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