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国军上将王陵基逃到李文的兵团部,半夜去偷听,发现李文准备起义,吓得他将携带的黄金大部分扔到一口枯井中,余下的和手下分掉,然后各自逃命。
王陵基1883年出生在四川乐山,家里是做绸缎生意的,日子过得还算宽裕。他从小念过点书,1903年进了四川武备学堂速成班,学了点军事基础。后来又跑去日本留学,在东斌学堂和成城学校混了几年,学了些现代军事理论和技术。1906年回国后,他加入四川新军,被派到西藏干了几年,算是攒了点实战经验。1908年,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校成立,他从拉萨回来当翻译官,教书管事两手抓。1911年保路运动闹得凶,他没站队革命派,就那么看着。
民国成立后,王陵基留在川军混,开始崭露头角。1913年二次革命,他奉命在重庆打败了熊克武的起义军,露了一手。1915年护国战争,他当上川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跟护国军干仗,很快升到第三师第五旅旅长。1916年袁世凯死了,四川乱成一团,他一度控制成都,但没多久就被滇军赶跑,军队也交了出去。后来他跑去山东烟台当镇守使,可惜没混上中央的肥差。
1920年代,他在刘湘手下干过参谋长、旅长、师长,跟着打了不少军阀混战,还对付过红军。1931年,他代理长江上游剿匪总指挥,去湖北打红军。1933年当第五路剿匪军总指挥,迎击长征红军,结果没打好,被刘湘撸了职。1936年刘湘又把他叫回来,当四川省保安司令部保警处长兼代理保安司令。抗战爆发后,他1938年当上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十二军军长,参加了南浔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1939年升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1943年弄了个陆军上将衔,1945年还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抗战结束后,他干过第七绥靖区司令官,忙着镇压共产党。1946年当江西省政府主席,1948年4月接了四川省政府主席的位子。在四川,他用高压手段收拾民主运动,想保住国民党那点地盘。可到了1949年12月,解放军兵临城下,他只能跑路了。
1949年12月,国民党在大陆的日子已经数得过来。成都丢了,王陵基带着家当和几箱黄金,匆匆忙忙往外逃。12月初,他从成都跑出来,一路颠簸,先到了双流县,听说新津那边打得凶,路被堵死,没辙,只能转道五面山,去投靠胡宗南部第五兵团司令李文,想借个地方喘口气。
12月24日,他好不容易到了五面山。李文的兵团部临时设在一处破农舍,周围全是松林,位置挺偏。王陵基累得够呛,被安排在个小屋休息,可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远处枪炮声时不时传来,他心里七上八下。半夜,他爬起来,注意到李文那边还亮着灯,好像在商量啥。他好奇心上来,偷偷溜过去,站在门边听动静。
结果这一听把他吓得不轻。李文正在跟几个军官合计,说部队粮食没了,士兵累垮了,打算跟解放军谈起义投降。王陵基脑子嗡的一声,立马明白自己这趟靠山靠不下了。李文要是投共,他留在这就是死路一条。黄金带在身上跑不快,留给李文更不行,思来想去,他决定壮士断腕。
他赶紧叫来几个亲信,把带来的黄金箱子抬出去。大部分金条直接扔进了一口枯井,剩下的每人分了几根,多的也没留。王陵基知道,这时候命比钱重要,带着金子跑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分完东西,他换了身普通衣裳,戴上墨镜,跟手下说了一句“各走各的”,就往乐山宜宾方向跑了。
离开五面山后,王陵基没敢停,一路往宜宾赶。他知道解放军到处追击国民党残部,身上那点金条也不敢乱用,只能低调行事。好不容易到了宜宾,他找到儿女的亲家杨某,杨某是合众轮船公司的经理。王陵基求他帮忙弄条船去台湾,杨某看在亲戚面子上答应了,把他藏在一间小屋里,让保姆单独送饭,尽量不露面。
可这事没瞒多久。保姆看王陵基行踪诡秘,起了疑心。他化名“戴正名”,穿长袍戴眼镜,可那股子国民党高官的气质怎么也藏不住。1950年2月6日,杨某给他安排了去泸州的“永利”号轮船。临走前,他打扮得像个普通老头,可保姆早就偷偷报了警。
公安处得了消息,马上通知江安县公安局。局长孙仲远开了个会,派了三队人马拦截:一队在上游牛角坝守着,二队在江安码头盯着,三队在下游堵截。轮船开到江安码头时,公安挥旗喊停,船不听,他们就开了几枪警告,水面上子弹打出一串水花。船没办法,只能靠岸。
公安上船挨个查,一个叫“戴正名”的家伙被揪了出来。他脸上有眼镜压痕,岁数也对得上。公安找来王陵基的老副官金叔衡一辨认,金叔衡一眼就认出是他。王陵基这下跑不掉了,直接被抓。
被捕后,王陵基先被押到重庆战犯管理所,后来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吃喝拉撒都得靠人帮忙,像杜聿明这样的同屋还得照顾他。1964年12月28日,他因为高血压和心脏病被特赦放出来。出狱后,他一直住在医院,靠医药吊着命。1967年3月17日,他在北病逝,84岁。1981年,他女儿从美国回来,把他的骨灰带走了,算是给这段乱七八糟的人生画了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