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了?网上总时不时出现一种论调,他们觉得奥运会看国旗升起、

烟雨故人归期 2025-05-16 10:44:23

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了?网上总时不时出现一种论调,他们觉得奥运会看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总有点过于沉重,国歌虽然经典,但跟那段苦日子联系太深,能不能换首歌,告诉大家“苦日子翻篇了”,这建议一出,网上直接炸开了锅,有网友回怼:“居安不思危,又开始想念大清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非常奇葩的声音,觉得国歌是不是可以换一下了。 他们的理由是觉得《义勇军进行曲》太沉重了,跟“苦日子”和“最危险的时代”绑得太死了。 现在我们早都迈过了那个阶段,迎来了新生,更是实现了发展和腾飞,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咱也该换个旋律轻快点的歌曲,比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来迎接这个属于中国的新时代,让大家一听就开心? 这番话一出,立马引爆了全网。 不少网友直接开喷:“你以为国歌是KTV点唱机吗?说换就换?” 为什么这事能惹这么多人不满?很简单,因为这群别有用心的人,质疑的是一个国家最灵魂,最无可替代的歌曲。 咱的国歌,是田汉和聂耳蹲在阴冷潮湿的监狱里,穿梭在上海大小街头,受尽百般折磨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毫不夸张的说,这首歌就是他们生命深处的呐喊,是一代人拼死拼活留下的民族气概。 毛主席当年拍板定国歌时,就有人提议把“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改掉,说听着压抑,毛主席一挥手:“不改!就留着,让后人记住我们是怎么从危难之中走出来的,居安也要思危!” 所以这根本不是“受害者心态”,这是“生存者智慧”。 这句歌词不是喊给敌人听的,是唱给后人听的,让子孙们时刻清楚地意识到,咱们即使在和平年代,也必须拼命发展,毕竟这和平是一代人的骨血和生命换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且现在真就没危险了吗?台海局势、南海争端、科技封锁、贸易战……哪一样不在告诉我们,要继续加倍努力? 正是因为有这句“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才不至于放松警惕,不至于忘了什么叫居安思危。 再说了,国歌不是某个时间段的背景音乐,是国家精神的象征,你以为这歌只是情绪?不,它是一种动员,是号角,是战鼓。 你去看看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跑出9秒83,站上领奖台,国歌响起那一刻他眼里含着泪,那不是难过,是至高无上的荣耀,那一刻,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站在了世界的顶端。 2020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在中小学强化国歌教育,不是给孩子唱唱歌那么简单,是要让下一代知道什么是国家认同感。 国家认同感不是听流行歌听出来的,是从小被一种精神一点点熏陶出来的。 宪法早就写明,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而且2017年专门立了《国歌法》,连军乐团错一个音都要整改,这不是国家小题大做,这是态度——你动的是根本,是底线。 你要真换国歌了,那国旗要不要改?国徽是不是也该重画?五颗星要不要变成二维码?咱们不能为了“时代变了”就把根都刨了。 你说别的国家也换过国歌?那是他们换了政权,改了国家体制,中国是继承历史的国家,国歌从开国大典用到今天,从1949年唱到2025年,穿越风浪,岿然不动。 也别说什么“歌唱祖国”“我的祖国”不好听,这些歌当然好,但它们不是国歌,国歌是战时的冲锋号,是让你在绝望中还能燃起来的那种旋律,是你听见就知道要站直了、抬头了、准备冲锋了。 有人不服:“我们早不是东亚病夫了,还唱这个干嘛?”你不正是因为它才不再是“病夫”了吗?咱们用一百年的时间甩掉了这个帽子,可你不能忘了曾经戴着它时有多耻辱。 想换国歌的人,说到底,是历史感不够,是安全感太满,公然谈论这件事想带偏民众的,更是非蠢既坏,这世界从来没有真正的“太平”,只要你还活在这片土地上,就该记得国歌是怎么来的。 所以国歌是根本不可能动的,它是中华儿女的抗争之魂,发展之魂,更是自豪和力量的源泉,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刻进骨子里的警醒,它的旋律,它的歌词,它的精神,依然在每一代人心里燃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任何一个中国人,不管在哪听到这句话,胸口都会翻腾起一股自豪、庄严的气概,怎么可能会换呢? 那些说国歌过时的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9
烟雨故人归期

烟雨故人归期

感谢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