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江苏淮安的文状元,吴承恩曾为他赋诗庆贺。在家处理母亲丧事,却因为抗倭成了武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5-16 10:01:43

明朝时江苏淮安的文状元,吴承恩曾为他赋诗庆贺。在家处理母亲丧事,却因为抗倭成了武状元。   淮安河下镇,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之后便从此繁荣,文化底蕴深厚。明朝正德年间,沈坤就出生在这里的竹巷街梅家巷。沈坤从小就饱览群书,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所不读,嘉靖年间沈坤考中了状元,轰动了淮安,吴承恩曾为他赋诗庆贺。

沈坤中状元后,按照惯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官从六品,但当时朝中奸佞当道,沈坤为人耿直,不愿折腰事权贵,致使长期不被重用,十五年未得升迁。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猖獗。淮安是沿海重镇,也是漕运要道,因而成为倭寇骚扰的重要目标,经常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嘉靖三十八年,沈坤丧母在家处理后事,适倭寇犯淮,沈坤毅然决定变卖所有家产,树起了抗倭大旗。

沈坤招练乡勇两千人,亲自训练组成了一支英勇善战的抗倭乡兵,民间称为“状元兵”,这比戚继光组建戚家军的时间都要早。

淮安当时驻扎着朝廷官兵几万人,军事力量算得是雄厚的,但因为政治腐败、缺乏训练,根本不能打仗,临阵一触即溃。朝廷后来指派李遂担任淮安巡抚,专门抗倭。李遂虽然善于用兵,但也经常失利。

嘉靖三十八年,倭寇来犯。内有一酋身长九尺,头大如瓮,手挥双刀,骁勇异常,官兵大河卫萧指挥、苏千户与之作战,皆败死阵前。后来沈坤率兵增援,终于打退倭寇。倭寇西逃,沈坤紧追不放,终于将这股倭寇消灭。

倭寇复又来犯,淮安全城官兵、百姓都非常恐慌。沈坤向李遂提出建议:倭寇由东面来犯,必从姚家荡经过,可在那里打伏击,定能全歼倭寇。李遂赞成这个意见,分兵悄悄地埋伏于姚家荡的各个隘口,形成了口袋阵。倭寇果然进入了伏击圈,沈坤率领兵协助官兵大战倭寇,斩杀倭寇上千人。余倭退守庙湾而去,李遂又调动胡宗宪召募的山东兵两千余人参战,合围庙湾,终于全歼余倭,北方从此平定。

抗倭胜利以后,沈坤命人挖了深坑,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名为“埋倭山”。

沈坤抗倭有功,民间称他为武状元。第二年,嘉靖帝任命沈坤为北京国子监祭酒。尚未及赴京上任,淮安太守诬其私练团勇图谋造反,嘉靖帝听信谗言,将沈坤逮捕下狱,被拷死于狱中。

在多年的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不少抗倭名将和民族英雄,人们所熟知的戚继光、余大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然而,有功于社稷者,往往被当权者所忌惮。戚继光在抗倭胜利后,受排挤以至最后被罢官。而沈坤也被人诬陷,冤死狱中。

沈坤死后,其河下镇旧居从此破败,清嘉庆年间,里人出资重加修葺。抗战期间,日寇尽毁其遗迹。现河下古镇沈坤的状元府第和寓园的复建工程,是根据建设部专家阮仪三教授提议而重新设计建造的。在状元府的后院,安放着一块巨型石碑,上面镌刻着“平倭门”三个大字,石碑已断裂,那裂缝是历史的伤痕。

0 阅读:48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