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狩猎时突遭猛兽袭击,幸得海兰察挺身救驾,事后皇帝要赏赐他,没想到,他要的赏赐连皇帝都愣住了。
根据《清稗类钞》记载,海兰察曾经在一次狩猎中舍身救下了乾隆的性命,于是乾隆就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谁知,海兰察开口就要了令妃身边的胖宫女,其他大臣听到这种要求,纷纷笑他:“真乃妖人也”。
这个“胖宫女”就是明玉的原型。
历史上的海兰察自然没有电视剧演员那样帅气,实际上他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大汉。
海兰察姓乌拉尔氏,镶黄旗出身。听着名字好像是八旗出身,但是他和大家所熟知的八旗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满清人属于女真族,在辽国的时候,女真族有两种,一种叫做“生女真”,还有一个叫做“熟女真”。
金国进入中原之后,大约在明朝末年,女真的“生熟之分”依旧存在,熟女真主要指后来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而生女真就是北方的东海女真和海西女真。
皇太极建立满洲政权之后,生熟女真全都编入了满洲八旗,熟女真称为“佛满洲”,生女真称为“伊彻满洲”。海兰察就出身于伊彻满洲的镶黄旗。
满清入关之后,就面临着汉化的问题,作为一个“战斗民族”,过度汉化势必会降低战斗力,但是不汉化就很难统治中原,清朝统治者就想到一个两全其美之法。
那就是,佛满洲进入中原随意汉化,但伊彻满洲就留在东北保持着八旗骑兵的强悍。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清朝最大的敌人是准噶尔汗国,也是当初元朝政权建立的部族。
两个民族之间的斗争从康熙年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乾隆时期。
乾隆二十年,在一次清朝对准噶尔的战斗中,海兰察应召入伍,成为了一名具有彪悍战斗力的清兵。
在此场战役中,大头兵海兰察展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依靠着最普通的装备,生擒了巴雅尔。
巴雅尔是辉特部的贵族,辉特部是一个墙头草一样的部族,在准噶尔和清朝之间来回横跳。
海兰察因获得封号为“巴图鲁”,升一等侍卫,赐骑都尉、云骑尉双料爵位,绘像紫光阁。
前文说到,海兰察属于未汉化的八旗人,因此他的身上难免会带些“野蛮”气息,喜欢的女子和当时清朝流行的杨柳细腰,柔柔弱弱的女子不同,他更喜欢体态丰腴,好生养,孔武有力的女子。
除此之外,根据非官方史料记载,他还喜欢食用各种昆虫,像是蜈蚣,蝎子一类的,常人往往难以下咽,但是海兰察就能够面色如常的吃下去。
每当海兰察行军的时候,就会让手下寻来体态丰腴的村妇,让她们在帐中裸体等待。
假如行军至荒无人烟之处,没有女人供他发泄欲望,他还会寻来母牛替代。
“则以肥壮水牛代之,故军中多带水牛听用。按日轮交四牛,牛辄不能与之敌,则手刃剐而生飨之。”
如果这个牛他不满意,就会直接将肉割下生吃。
这些让人惊掉下巴的奇闻异事全部记载于清末民初的书籍《清稗类钞》中。
此书毕竟不是正经史料,全书几乎都是清朝的奇闻异事,真实性很难考证,但是根据海兰察的出身,他也确实是一个较为彪悍的旗人。
尤其是海兰察在清廷立下的军功,就连乾隆都承认在位期间的“十全功”有一半以上是海兰察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