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沉浮:从边缘到中心,价值投资的觉醒之路 在A股市场的舞台上,银行股虽每日成交量仅占市场的1.5%,看似微不足道,但其每一次波动都能引发市场的强烈反应——当银行股上涨时,占市场80%的筹码往往以下跌回应。这种看似“水火不容”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的深刻变革,以及银行股从被冷落走向价值回归的曲折历程。 回溯十多年前,中国股市盛行“题材炒作”之风。媒体与股评家热衷于追逐热点概念,银行股因缺乏“故事性”,成为市场打压的对象。只要出现似是而非的负面言论,便会引发有组织的筹码抛售。支付宝推出货币基金时,“互联网银行将颠覆传统银行”的论调甚嚣尘上,银行股短时间内暴跌30%,让持有者人心惶惶。殊不知,所谓的创新金融产品,其资金账户依然依托于银行体系,这场闹剧更凸显出当时市场对银行股的非理性偏见。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募基金若配置银行股,反而会被视为“异类”,银行股长期处于价值低估的困境。 随着时代发展,银行股的命运迎来转机。2022年,上海副市长屠光绍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引导居民财富结构转型”的理念,指出居民财富正从储蓄向非储蓄、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从单一配置向多元配置转变,而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的健全是关键。这一论述释放出明确信号:政府开始推动资本市场从投机导向转向价值导向,银行股作为低估值、高分红的优质资产,迎来了发展机遇。此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夯实了银行股价值回归的基础。如今银行股的上涨,不过是其回归合理估值的开端,却已引发市场的强烈震动。部分投资者对银行股上涨感到不安,本质上是担忧自己依赖的投机模式被打破——一旦价值投资成为主流,几十年形成的投机体系将面临瓦解。 展望未来,银行股的潜力依然巨大。从盘面来看,银行股仍处于稳步吸筹阶段,随着市场对其价值的共识逐步增强,卖盘减少,第一批银行股突破净资产的目标指日可待。对于长期坚守的价值投资者而言,当前做T的难度日益增加,这恰恰是银行股价值回归加速的信号。价值投资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银行股的崛起,不仅是其自身价值的修复,更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相信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摒弃投机思维,拥抱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而胜利终将属于坚守价值投资的理性投资者。
银行股沉浮:从边缘到中心,价值投资的觉醒之路 在A股市场的舞台上,银行股虽每
周仓与商业
2025-05-15 12:25:02
0
阅读:227
别问我事谁
投机的不喜欢银行股,不指望一夜暴富的投资首选!
jy75360
哪个成熟的市场是靠这些吃息差的行业撑起来的![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
用户95xxx81
一堆隐形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