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围场打猎时,被两只猛虎袭击,幸得侍卫海兰察挺身相救。事后,乾隆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海兰察羞赧地说:“臣只想要一个娘娘身边的胖宫女。”......
乾隆二十年,皇帝率领着八旗子弟来到了坝上围场,他们个个鲜衣怒马,身佩刀剑,好不威风。乾隆皇帝来了兴致,想给皇子们露一手,搏个好彩头。于是他一马当先冲入密林而去。 可是乾隆忘了,自己骑的是伊犁进贡的汗血宝马,卫士们都骑体形偏小的蒙古马,根本追不上他。乾隆骑马飞驰在丛林小道上,四周都是参天古木,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
微风拂过,树上的芦荻发出沙沙响声,偶尔一两声鸟鸣从树冠上传来。乾隆兴奋地策马狂奔,心想今日必定能射猎猛兽,为此次围场猎狩画上完美句号。 不久,前方出现一个小坡,乾隆勒马调头,想看看身后的侍卫是否跟上。这时两道黑影突然从树丛里窜出,原来是两只体型硕大的老虎,黄色的瞳孔死死盯着乾隆,散发出兽性的凶光。
乾隆心中一惊,赶紧拔出箭来对准老虎,可惜此时马儿已受了惊,一个激灵向旁边跑去,乾隆猝不及防从马背上摔落,箭也偏离了方向。 老虎趁机一个猛扑,乾隆脸色变得煞白,这下子真是凶多吉少了。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名侍卫,手持短刀与老虎斗在一处,刀柄没入了虎胸,那老虎因痛得厉害,临死之前更加凶猛,把侍卫的胳膊抓了一个大口子。这侍卫正是海兰察。 海兰察死死抓住老虎的头皮不放,血从他手臂的伤口汩汩流出,两人在地上翻滚缠斗。就在这时,乾隆终于缓过神来,抽出皮囊里的宝剑砍向虎背。几刀下去,老虎抽搐几下,终于躺倒在地不再动弹。 海兰察忍着伤痛跪在乾隆面前,口称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乾隆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刚才险些丧命,多亏了这位叫海兰察的侍卫。他连忙嘉奖海兰察的勇敢和忠诚,并询问他平日是如何练就这般身手。 海兰察如实回答道,他自幼在长白山老林放羊,时常会遭到猛兽的袭击。为了保命,他必须比猛兽跑得更快,这样才能保护好羊群。乾隆听后点点头,夸奖他的本领不凡。 这时其他侍卫也赶了过来,见两只猛虎已毙命于地,都在一旁欢呼乾隆的英明神武。乾隆心中甚是喜悦,当即宣布将海兰察提升为一等侍卫,并请他到行宫内用膳。 第二天,乾隆特意把海兰察单独召见,细问他平日的练功方法。海兰察一一道来,言语之间并不谄媚,让乾隆对他颇为欣赏。乾隆又追问他杀虎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海兰察略一思忖,红着脸说想要一个娘娘身边的胖宫女。乾隆听后哈哈大笑,点头同意了他的要求。众臣见状,也笑着打趣海兰察的奇特口味。 这件事就这样草草了结,海兰察也得了心仪的宫女。但乾隆心中却对这个小伙子更加宽容。他明白,海兰察之所以要一个无关痛痒的宫女,是想避免自己多心猜疑。这样的小聪明和识大体,正是乾隆所欣赏的。 此后,乾隆对海兰察更加倚重。每每出征,总让海兰察随行保驾。海兰察也积极求战,先后跟随乾隆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攻打缅甸、剿灭回疆叛乱等。他在残酷的战火中不断成长,从一个普通的长白山牧童,终成为乾隆笼络人心的得力武臣。 1781年,乾隆派心腹大臣和珅出任西城边区钦差大臣,督察军务。和珅平日只会拍马屁讨好皇上,对军事一窍不通。这次边疆爆发动乱,和珅不知所措,眼看大军将被围困。 消息传到京城,阿桂作为乾隆的军机大臣立即着人召回和珅。和珅不甘失职,把罪责全推到了随军出征的海兰察头上。众将领愤愤不平,但也不敢发声。 海兰察却在众人跪坐时突然站起身,义正辞严地指出和珅的种种失误。在场的将领也纷纷附和,让和珅无言以对。和珅恼羞成怒,暗自记下了海兰察,等待报复的机会。 次日,和珅便向乾隆进谗言,说海兰察在战场上搜刮兽皮以自肥,触犯军法,请求严惩。乾隆却大笑着反问和珅:“我的武将辛苦打仗,要些毛皮御寒,岂是你这样软弱书生所能体会?再说战无不胜,我又何须计较这些!” 和珅吃了闭门羹,不敢再提。他明白,乾隆需要的是一个能打仗的猛将,而不是一个阿谀奉承的文官。于是和珅也就此打消了报复的念头,海兰察的地位依然稳固。 到了晚年,海兰察因勤务过度,身体愈发虚弱。1793年,乾隆特意颁发圣旨,赏赐海兰察可以坐轿进宫。一个月后,海兰察因病去世。乾隆闻讯非常悲痛,不仅让他入祀宗庙,还追赠他“武壮”的称号,以表彰他一生的功勋。 一个普通牧童,在乾隆笃信的关照下,一步步从战场浴血奋战到入主宗庙,堪称一代宠臣。当年要胖宫女的戏言,也成就了他避开权臣诸多算计的一生。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英勇忠诚的武将,乾隆的万里江山才得以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