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画家的润格高不高? 昨天一位老朋友说,唐寅的画这么有名,为什么他晚年还贫困潦倒呢? 这问题问倒了我。事实上,近期我一直想找一些明代画家的传记来读,但这类书很少很少,比如唐寅的传记,我就没找到。 有一些综合类的书,比如吴锡军写的《画坛明四家》,我近期读过,但是太简略了。不过此书中有一处,我比较感兴趣。 作者写道,项元汴收了一张文徵明的《袁安卧雪图》,价格是16两银子。 16两银子在明代中期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查了下资料:明代中期,一个知县的月收入是7.5石米,即800多斤米,折合成银子,约8两左右。当然,知县肯定有额外灰色收入,单靠这点俸禄,是过不上奢华日子的。 那就是说,文徵明那幅画,等于明面上一个知县两个月的收入,已经不低了。 项元汴出手豪阔,他买了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竟然花了200两银子,他请仇英用6年时间画了一卷5丈长的《子虚上林图》,报酬是白银1000两。这是天价了,工匠出身的仇英因此日子一直非常好过。 当然,项元汴与仇英之间是有特殊关系的,这位历史上最有名的书画收藏家,曾请仇英长期住在他家里,临摹他收藏的宋元古画。至于临摹了干什么,还真不清楚。 前几天去世的一位南京收藏家,曾用4000多万元拍得仇英的一幅画,若仍然以银子计价,400多年来翻了上千番。 有意思的是,现在一两银子的价格406元左右,也能买一石比较好的大米。由此可见,银子与大米之间的价格关系,四五百年来没什么大的变动。 唐寅为什么晚年这么穷,这个问题让我感兴趣。有机会的话,我想找一些书来读,如果有了解释得通的原因,我再写帖子。 贴字二纸,今儿写的。
明代画家的润格高不高? 昨天一位老朋友说,唐寅的画这么有名,为什么他晚年还贫困
悦悦文化
2025-05-12 17:03:39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