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英明了!院士制度改革动了真格,那些占着位置不干活的老面孔这次真坐不住了。过去总

江娱迟池 2025-05-09 16:14:38

太英明了!院士制度改革动了真格,那些占着位置不干活的老面孔这次真坐不住了。过去总能看到一些七八十岁的院士,名字常年挂在项目书上,实验室却几年不见人影。更离谱的是,有人早就拿了外国护照,却还在国内顶着院士头衔到处拉资源,活脱脱把学术头衔变成了生意招牌 这次改革最狠的就是两条:到龄必须退,外籍不能留。说白了就是别想躺着吃老本 有网友说:我认识个985的年轻教授,他导师是国内某领域泰斗,八十多岁还占着学科带头人的位置,底下人发论文必须挂他名字,其实老爷子连实验室新买的设备都不会用。现在政策一出,这类情况终于要翻篇了 其实大家反感的不是老院士本身,而是畸形的制度。有些老专家确实德高望重,但硬让他们撑着不退休,既耽误他们养老,又堵死了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而有些学术掮客,仗着院士身份到处站台拿干股,实验数据都看不懂还要当通讯作者。现在政策直接卡死两条路:年纪到了就体面退场,国籍换了就自动出局 不过话说回来,光靠年龄和国籍卡人还不够。有些五十多岁的院士早就开始躺平,靠着早年成果混吃等退休;也有些外籍学者是真心回来做研究的 关键还得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比如规定院士每年必须带团队完成定量科研任务,或者定期接受国际同行评议。毕竟学术圈真正该淘汰的不是年龄,而是那些把院士头衔当生意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次改革最积极的影响,是让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以前经常听到三十多岁的科研骨干抱怨:上面的大树不倒,我们这些小苗永远见不到光。现在空出的位置和资源,总算能流向真正做事的青年学者了

0 阅读:858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4
2025-05-09 20:42

建议院士可根贡献大小授于荣誉院长、校长,参与院校重大事务研讨决策,但任实职者必须辞去(或除名)院士。

白菜

白菜

3
2025-05-09 21:21

我想知道协和4+4的结果

江娱迟池

江娱迟池

关注随时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