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河北小伙参军被破格提干,跟女友写信退婚,不料,女友却带着两位父亲跑

文山聊武器 2025-05-08 19:19:48

1984年,一河北小伙参军被破格提干,跟女友写信退婚,不料,女友却带着两位父亲跑到部队闹!小伙怒斥女友,说难听的话赶她走。谁知,在女友坚持下,他却中校军衔离开部队。 1984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刚起步,农村的生活还很艰苦。刘庄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供他读书不容易,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就想着出去闯一闯。那时候参军是个好出路,既能减轻家里负担,还能搏个前程。于是,他报名应征,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顺利通过了体检和政审,穿上了绿军装。 机会来得突然。那年部队组织一次紧急任务,需要一批人手执行。刘庄主动请缨,跟着老兵上了前线。任务中,他表现得沉稳又果断,不仅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工作,还在关键时刻帮了队友一把。这事儿传到领导耳朵里,大家都觉得这小伙子有潜力。后来,他又在几次训练考核中拿了名次,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不到两年,领导看他表现突出,又老实可靠,就破格把他提拔成了干部。这在当时可是稀罕事儿,农村兵能混到这一步,家里人都觉得脸上有光。 可就在刘庄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感情上却出了岔子。他有个青梅竹马的女友,叫赵润莲,比他小一岁,两人从村里就认识。赵润莲家里条件也不好,长得一般,但人老实,对刘庄挺好。刘庄参军前,两人就定了婚,村里人都知道这事儿。那时候农村订婚没啥仪式,就是两家父母见个面,吃顿饭,事儿就算定下了。刘庄当兵后,赵润莲一直在家等着他,偶尔写信问问部队的情况。刘庄回信不多,但每次都说自己在部队挺好,让她别担心。 刘庄在部队站稳了脚跟,眼界也宽了。他开始觉得,农村那个老实巴交的赵润莲,跟不上自己的步伐。提干后,他接触的人多了,觉得自己以后会有更好的前途,不想被这段感情拖住后腿。于是,他下定决心,给赵润莲写了封信,直截了当提出了退婚。他在信里没说太多理由,就说自己现在身份变了,想法也变了,希望她别再等他,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吧。 赵润莲收到信,气得浑身发抖。她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守着刘庄,等来的却是这么个结果,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她跑去跟父母哭诉,家里人也觉得刘庄这事儿做得太绝情。赵润莲的父亲是个暴脾气,当场拍桌子说要去部队找刘庄讨个说法。她还有个叔叔,平时跟她关系好,也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赵润莲带着父亲和叔叔,风风火火地跑到了刘庄所在的部队。 部队里突然来了这么三个人,闹得鸡飞狗跳。赵润莲找到刘庄,眼泪汪汪地质问他为啥要退婚。她父亲和叔叔也在旁边帮腔,说刘庄忘恩负义,农村出来的孩子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刘庄本来就烦这事儿,见他们闹到部队,觉得丢了面子,当场发了火。他冲着赵润莲吼,说她不懂事,跑来部队丢人现眼,还说自己早就看不上她了,让她赶紧滚回村里去。那些话说得难听,赵润莲当场就哭了,围观的战友也觉得刘庄有点过分。 赵润莲被骂得那么惨,家里人再气也没辙,部队又不是他们能待的地方。可赵润莲偏偏不死心。她抹了眼泪,跟父亲叔叔回了家,但没过几天,又一个人跑回了部队。她找到刘庄,说自己不求别的,就是想弄明白他为啥变心。刘庄见她这么执着,心里也乱了。 接下来的日子,赵润莲没再大闹,但也没走。她在部队附近租了个小房子,天天等着刘庄下训,想跟他好好谈谈。刘庄一开始躲着她,后来躲不过,就跟她见了面。两人聊了聊过去,也说了说现在。刘庄发现,赵润莲虽然没啥文化,但对他那份心是真的。 领导也听说了这事儿,找刘庄谈了话,说他既然提了干,就得处理好个人问题,别影响部队形象。刘庄琢磨了半天,最后做了个决定:他不退婚了,但也不会马上结婚。他跟赵润莲说清楚,自己还想在部队干几年,等稳定了再考虑以后。 赵润莲答应了。她回了村里,继续等刘庄。这段感情就这么吊着,谁也不知道最后会咋样。可没过多久,命运又给了刘庄一个考验。那年部队有个任务,他带队出去,出了点意外,受了伤。伤得不轻,腿落下了残疾,部队给他评了个功,但也意味着他干不了原来的活儿了。领导考虑再三,给了他两条路:要么转业回家,要么留部队干文职。 刘庄选了转业。他觉得自己腿不好,再留在部队也没啥意思,不如回家踏实过日子。走的时候,他已经是中校军衔,这在农村可是天大的荣耀。可他心里清楚,这军衔背后,有赵润莲的一份功劳。 回了村,刘庄跟赵润莲结了婚。婚礼简单,村里人都来凑热闹。有人说刘庄命好,有人说赵润莲傻乎乎地等了个好结果。日子过得平淡,俩人也没啥大富大贵,但比起当年那场闹剧,总算有了个交代。刘庄后来常跟人说,他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赵润莲没放弃他。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