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找自卑!”上海女子花900元点了三个菜,点完菜店员询问:要气泡水还是矿泉水

白眼狼看世界 2025-05-08 14:43:00

“花钱找自卑!”上海女子花900元点了三个菜,点完菜店员询问:要气泡水还是矿泉水。女子以为花了这么多钱,店里会送饮料,就说要两瓶矿泉水,结果结账时发现,两瓶矿泉水居然要176元。女子吐槽:还有没有人能管管了?这不就是误导消费!

根据中国蓝新闻5月6日报道,上海某餐厅因88元一瓶的瓶装水引发热议。

这也让很多人想起来一位网红博主前往上海的和平饭店吃饭,外面卖3块钱的可乐,在饭店里竟然卖56元一罐!

果然上海有上海自己的物价……

消费者王女士在结账时发现,原本以为吃饭免费提供的两瓶矿泉水竟标价176元,更离谱的是,女子当时并没有喝多少,也完全是服务员给她倒的水。

这个事件背后折射出餐饮行业的水价迷局。

在上海的那些高端商圈餐厅,超过50元的饮用水已成常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女子吃饭的时候服务员并未告知她这些矿泉水是需要收费的。

换做和平饭店或者其他的高档饭店,服务员会特别的提醒酒水的价格,哪怕是一罐56元的可乐也会先告知客人价格,然后再次询问对方是否需要。

而在这家饭店,服务员在递酒水单时只是询问女子"需要气泡水还是矿泉水。"

在大多数人看来,前往饭店里吃饭服务员这样问,一般都是会提供免费的水,可女子却没想到这水不仅收费,更是高达88元一瓶!

这类高价水往往以场景溢价作为支撑,部分餐厅将高价水与菜品捆绑营销,通过弱化免费水提示、强化服务员话术引导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定价策略正从高端餐饮向下渗透。

根据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规定,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明示商品价格,可现实中,印着外文的酒水单、折叠放置的价目表、服务员的话术引导,都可能构成事实上的信息遮蔽。

所以面对高价水陷阱,我们身为消费者可采取"三问策略":询问免费水选项、确认饮品价格、核对账单明细。

遇到疑似价格误导时,可要求商家提供监控录像证明告知过程,并及时保留点单凭证,毕竟在餐饮消费中,真正的奢侈不该是知情权的缺失。

0 阅读:62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6
2025-05-09 06:52

上海餐厅不骗穷人

白眼狼看世界

白眼狼看世界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