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康熙皇帝和赫舍里氏大婚,两人情投意合,在一起住了三天,还不舍得分开。第四天孝庄太后派太监传话:“皇上,太皇太后说你不能和她住在一起了。”康熙不愿意离开,还想多住几天。
太监急了,连忙说道:“皇上,您今天务必要离开坤宁宫,这是太皇太后的旨意,也是大清的祖制。”
赫舍里是索尼的孙女,也是索额图大哥的女儿。
康熙的父亲顺治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康熙8岁的时候,就坐上了皇位。
其实,顺治皇帝去世之前,看着年幼的康熙,还无法掌控朝中的大局,所以就给康熙安排了四大辅政大臣,索尼就是其中一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熟知的鳌拜在朝中结党营私,目空一切,更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
康熙在朝堂之上没有话语权,大事小事都由鳌拜等人处理。也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康熙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皇帝。
鳌拜心术不正,而且专横独断,有叛变的趋势。
有一次,正是元旦的时候,鳌拜率领文武百官上殿贺年,只见鳌拜身穿一件龙袍,和康熙穿得一模一样。
虽然康熙年幼,但他在孝庄太后的指点下,在鳌拜和群臣面前不露声色,很多事情都顺着鳌拜,让其放松警惕。
孝庄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她为了帮助孙子夺回鳌拜手中的权利,只好想办法分化瓦解四个辅政大臣。
就这样,孝庄决定为康熙皇帝选择皇后,她看中了3个女孩:瓜尔佳氏、钮钴禄氏和赫舍里氏。
前两个女孩都被孝庄排除掉了,因为她们都与鳌拜有关联。剩下一个赫舍里氏,她是索尼的孙女。
赫舍里氏虽然是庶出,但她对康熙的帮助很大,所以孝庄看中了她,准确地说是看中了索尼。
虽然,索尼年事已高,何况帮助皇帝抗衡鳌拜吃力不讨好,所以索尼常年称病在家,对鳌拜的所作所为,也是默认态度。
这时,权利对于索尼来说没有丝毫吸引力,只有把索尼家族的利益与朝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让他尽心尽力帮助康熙。
而这时,康熙12岁,到了结婚的年龄,孝庄找到索尼谈了一次话。
孝庄对索尼说:“索大人老当益壮,可要好好帮助小皇帝,建立一番事业呀。”
索尼虽然年迈,但头脑很清楚,知道孝庄话中有话,想让他与鳌拜分庭抗礼。随即摸了摸胡须,委婉地说:“承蒙太皇太后看得起老臣,老臣已经老了,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大清国才能发展壮大啊!”
孝庄太后端起桌子上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茶水,撇了一眼索尼,意味深长地问索尼:“我以前看见赫舍里的时候,她还是一个青涩的小女孩,现在应该长大了吧!”
听到孝庄的问话后,索尼先是一愣,刚想回答。突然灵光一现,哈哈大笑了一声说道:“老臣谢过太皇太后,从此以后,我索尼与鳌拜势不两立。”
孝庄与索尼相视一笑,两人都心照不宣,都明白对方的用意。
之后,孝庄太后就昭告天下,册封赫舍里氏为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母仪天下,索家的地位也更上一层楼。
为康熙立皇后是一件大事,遭到了鳌拜等人的反对,他们赫舍里氏是庶出,按照祖制不能立为皇后,这样做有损朝廷威严。
可是孝庄怎能不知鳌拜的用心,所以孝庄力排众议,坚持立赫舍里氏为皇后。
康熙四年,康熙和赫舍里氏大婚,经过一系列繁杂的过程后,夫妻二人就走入了洞房。
当时,康熙12岁,赫舍里氏11岁,两人从小玩到大,可谓是青梅竹马。赫舍里氏本身长得漂亮,并且多才多艺、温婉贤惠,所以深得康熙喜爱。
两人婚后在一起住了3天,康熙还不愿意与赫舍里氏分开。第四天,孝庄太后连忙派太监前往坤宁宫传话:“皇上,太皇太后说你不能住在皇后娘娘这里了!”
康熙不解,询问太监:“我与赫舍里氏是夫妻,为什么不能住在一起?”
太监尊敬的答道:“皇上,这是祖制,皇帝与皇后大婚只能同住3天。意思是提醒皇上,切勿因为儿女私情,荒废了国事。”
虽然康熙心里不愿意,但他也不敢违背祖宗定下的制度。
康熙很喜欢赫舍里氏,夫妻二人始终不离不弃。不过,赫舍里氏很早就去世了,康熙经常悼念她。
赫舍里氏对于康熙来说,是一位贤妻,夫妻二人在相互扶持中,走过了少年岁月,相信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岁月。
赫舍里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康熙,为康乾盛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