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湖北一男子出于义气,借给朋友5万元做生意,谁知朋友亏得血本无归,二人也接近31年没再联系。谁知31年后,男子突然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朋友从美国回来了,想要见他一面...... 1985年,张道汉孤身一人南下广州,打算采购彩电回十堰卖。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一个人跑市场、谈价格,忙得焦头烂额。在广州,他认识了王明国,当时王明国在河南省外贸局驻广州办事处当财务科长。人挺豪爽,见张道汉单枪匹马跑生意,挺佩服,就主动搭把手。有一次,张道汉采购的100台彩电在火车站被扣了,王明国二话不说跑去交涉,硬是把货弄了出来。张道汉那次赚了第一桶金,心里感激得不行。从那以后,他每次去广州都会找王明国喝两杯,俩人关系越来越铁。 到了1987年,王明国人生出了岔子。工作上出了问题,职位没了,家里老婆执意带女儿去美国,他不想出国,就琢磨着自己干点生意。可手头没钱,他就找到张道汉开口借5万。那会儿5万不是小数目,但张道汉没多想,直接掏钱,连借条都没要。他觉得朋友之间讲究个信任,这钱借出去就当帮个忙。 可惜,现实不讲情面。王明国拿这5万去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具体的生意是啥,外人不太清楚,但结局很惨,他不仅没赚到钱,连本都赔光了。后来听说他混得不好,去工厂当了保安,日子过得紧巴巴。丢了钱又丢了脸,他没脸再联系张道汉,俩人就这么断了线。张道汉这边呢,等了一阵子也没消息,慢慢也就放下了。他估计王明国是真栽了跟头,也没想着去追这笔债,毕竟那时候大家都苦哈哈,朋友一场,不好撕破脸。 王明国后来被女儿接去了美国,具体啥时候去的,没人说得清。他在美国过得也不咋样,语言不通,年纪又大,估计也就是靠女儿养着。可这笔5万块的债,他一直没忘。20多年过去了,他心里始终有个疙瘩,总觉得自己欠了张道汉一个交代。 时间来到2019年4月18日。张道汉接到朝阳路派出所的电话,说有个叫王明国的人从美国回来,要找他。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张道汉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31年没联系的老朋友,怎么会突然冒出来?他赶紧去了派出所,一见面,俩人抱在一起,谁也没提当年的事。王明国从包里掏出10万块现金,说是还当年的5万,外加点利息。张道汉推回去,说钱不重要,人回来就行。后来在民警劝说下,他收了钱,俩人约着一起吃饭。 饭桌上,王明国讲了这些年的经历。生意失败后,他在国内混得不好,看工厂大门,日子过得憋屈。去了美国也没啥起色,语言不通,心里更堵得慌。他这次回国,带着女儿给的养老钱,就是想把这笔债了了。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带着遗憾走。张道汉听了挺感慨,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重要的是人还在。 这事传到网上,炸开了锅。有人感叹友情真难得,31年还能再续前缘;有人夸王明国够诚信,欠了这么多年还惦记着还钱。确实,这故事挺接地气,没啥大起大落,就是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恩怨情谊。可细想想,又不简单。啥样的友情能扛过31年的空白?啥样的诚信能让一个人漂洋过海回来还债?这不光是钱的事,更是人心的分量。 王明国不是啥成功人士,生意失败后日子过得挺惨,他也没啥光鲜的背景。可他这份不忘旧债的心,挺让人敬佩。张道汉也一样,没因为时间久远就翻旧账,反而一见面就先释然。这俩人,一个守诚信,一个重情义,把人性里最朴实的那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故事听着暖心,但也让人忍不住多想。现在这年头,借钱的事儿太常见了,借了不还的也不少。别说31年,31个月能记住的都不多。王明国为啥没忘?他可能是觉得,这不光是钱,更是自己的人品底线。张道汉为啥没计较?他可能是觉得,朋友比钱值钱。这俩人的选择,放在今天,挺值得琢磨。 生活中,谁还没几个朋友呢?谁还没借过点钱呢?这故事提醒咱们,诚信不是喊口号,友情也不是嘴上说说。时间长了,有些东西会淡,但真正值钱的东西,永远丢不掉。王明国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张道汉用宽容回应了这一点。
我老公得脑梗两年半了,自从他生病后,我们就不再跟亲戚朋友联系了,我们搬到了一个陌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