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下估计得哭晕在厕所!刚建好的稀土分离线产出的产品,还没捂热乎,就一股脑运往中国了。这波操作直接“稀土变稀输”,把越南的“稀土崛起梦”浇了个透心凉。 先说说越南的稀土家底,芽庄矿区那 12% 品位的稀土矿,随便挖一铲子都是国际市场抢破头的宝贝。但问题是,越南的分离线设备只能回收 40% 的有效成分,剩下的 60% 全变成红色废渣堆成山。 澳大利亚倒是号称能把回收率提到 75%,可 10 亿人民币的防辐射设备报价,直接让越南官员血压飙升 —— 这钱够建三条高速公路了,哪舍得花在环保设备上? 反观中国北方稀土,高纯度氧化镧成本比国外低 30%,效率还高出 40%,直接把日本专家五年研发的替代技术按在地上摩擦。这种技术代差,让越南就算建了分离线,也只能生产初级产品,最后还是得乖乖卖给中国。 再看市场端的 “死亡循环”,全球 90% 的稀土加工产能攥在中国手里,越南的稀土产品想绕过中国找买家,难如登天。 韩国浦项制铁在越南投了 8 亿美金建厂,结果发现把精矿运到中国加工,居然比就地生产还便宜 30%。 这种魔幻现实,让越南的分离线变成了 “中国原料中转站”。更绝的是,中国还掌握着稀土定价权。 2023 年越南稀土化合物出口 5170 万美元,其中 4590 万流向中国,占比高达 88.8%。这种深度依赖,让越南就算咬牙建了生产线,也难逃 “为他人作嫁衣裳” 的命运。 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绞杀下,越南的稀土战略彻底 “跑偏”。日本当年砸 4.95 亿日元帮越南建稀土研究中心,结果十年过去了,越南稀土年产量还是只有 400 吨,不足中国的 0.25%。 澳大利亚倒是想分一杯羹,可东堡矿的开采许可从 2014 年拖到现在,连越南稀土公司董事长都承认 “拍卖时间可能会有变化”。 反观中国,直接在越南搞 “技术渗透”。盛和资源 2016 年收购越南稀土公司 90% 股权,虽然项目因成本问题停产,但这种布局早把越南的稀土产业链攥在手里。 最讽刺的是,越南政府还在做 “稀土独立” 的美梦。他们计划到 2030 年将稀土产量提高到 202 万吨 / 年,还想建三个湿法冶金项目。可现实是,越南稀土产业连 “生存” 都成问题。 2023 年越南稀土化合物进口 1.83 亿美元,主要来自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说明他们连基本的加工能力都依赖进口。 更要命的是,欧盟新推的环保认证直接让越南四成矿区停工,而美国 15 亿美金砸出来的稀土供应链,连自家需求的零头都供不上。这种情况下,越南的稀土产品不卖给中国,还能卖给谁? 说到底,稀土产业是个 “技术 + 资本 + 市场” 的三维战场。越南空有资源,却在技术上被中国卡脖子,在资本上被环保设备拖后腿,在市场上被全球供应链锁死。 就算建再多分离线,也不过是把 “稀土” 变成 “稀输” 的流水线。这场 “稀土崛起梦” 的破灭,其实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必然结果 —— 在稀土领域,中国早已不是参与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9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