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当AI学会“喵星语”:百度专利让动物先开口,股市先嗨了? 如果有一天,你家猫主子突然用标准播音腔对你说:“铲屎的,罐头的预算该涨了!”——别慌,这可能是百度新专利的功劳。 今天百度发布的“动物语言转换”专利技术,靠着AI分析动物的声音、行为和心跳,愣是把喵星人的呼噜声翻译成了人话。消息一出,创业板人工智能板块直接狂飙4.11%,565亿资金涌进来给科技股打call1,仿佛在说:“这玩意儿可比元宇宙实在多了!” 动物翻译机:AI终于对宠物下手了 百度的科学家们显然偷师了《神奇动物在哪里》,搞出了个“跨物种谷歌翻译”。这套系统不仅听得懂二哈拆家时的狼嚎是“无聊求关注”,还能从仓鼠疯狂跑滚轮的体征数据里,破译出“再不运动就要被隔壁笼子的美女鼠嫌弃了”的焦虑1。技术宅们终于找到了终极命题:与其让AI写诗,不如让它翻译猫狗吵架时的脏话。 股市的“宠物经济学” 资本市场对这个脑洞的反应相当诚实:人工智能板块大涨,活像闻到猫薄荷的兴奋猫咪。投资者们大概在盘算:要是真能量产“狗语转换器”,宠物医疗、智能项圈厂商不得赚翻?毕竟当代年轻人给宠物花的钱,可比给自己买泡面大方多了。 不过细看数据也有趣事:创业板AI指数当天最低砸到2752点,说明早盘还有人在嘀咕“这专利该不会是用来研究韭菜情绪的吧?”但随着2831点的日内高点出现,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宁可错杀,不能错过下一个风口。 未来展望:当动物园变成聊天室 想象一下未来的名场面: 动物园里大爷和大猩猩对骂:“你才秃头!你全家都秃头!” 导盲犬突然开口:“前方右转有消防栓,建议标记。” 蚊子在你耳边嗡嗡时,手机弹出通知:“检测到吸血请求,是否支付O型血红包?” 当然,技术成熟前还得解决点小麻烦。比如当AI把橘猫的“喵呜”翻译成“饿”,把“咕噜”也翻译成“饿”,把伸懒腰翻译成“吃完该饿了”——这算不算算法偏见?当然任何的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任何技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0到账1的突破是很难的,但从1到100却是很容易的。 回到股市,今天这波AI狂欢,倒是给投资者提了个醒:下次财报季,除了关注企业的营收利润,或许还得看看他们家CEO的宠物有没有发表利好言论。
有意思,当AI学会“喵星语”:百度专利让动物先开口,股市先嗨了? 如果有一天,
袁绍八点
2025-05-07 00:13: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