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朱建平精通相面,某次宴会上曹丕问他自己能活多大,朱建平小心翼翼地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要多加小心”这话可以说是非常含蓄了。 宴会上的众人听到这话,纷纷举杯向曹丕贺寿,赞誉之声此起彼伏。曹丕面上挂着矜持的笑,端起酒爵一饮而尽,可心里却像被猫抓似的,反复琢磨着朱建平的话。
八十岁寿数自然是极好的,可那“四十岁的小灾难”到底是什么?他忍不住偷瞄了眼朱建平,只见这位相面大师正低着头,慢条斯理地剥着手中的坚果,仿佛方才说出惊世预言的不是他。 散席后,曹丕将朱建平单独留下,屏退左右,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先生莫要打哑谜,且与我明说,这‘小灾难’究竟为何?”
朱建平轻叹一声,放下手中果壳,斟酌着字句:“天机不可尽泄,只望将军到时谨言慎行,勿要强撑。”曹丕皱起眉头,还想再问,朱建平却连连摆手,行了个礼匆匆告退。 此后的日子里,“四十岁”成了曹丕心里的一根刺。处理政务时,他会突然停下笔,望着窗外的天空出神;与人议事时,听到有人提起年龄,他也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随着年岁渐长,这种不安愈发强烈。底下的谋士察觉主公的异样,变着法子宽慰,可曹丕始终无法释怀。 转眼间,曹丕四十岁了。这一年,北方大旱,粮食减产,边境又有胡人骚扰,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曹丕整日忙得焦头烂额,身体也渐渐吃不消。一日,他带病议事,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太医们急得团团转,诊断后皆是摇头叹息。这时,曹丕才恍然惊觉,朱建平所说的“小灾难”竟是这生死劫。 病榻上的曹丕,回想起朱建平那句“勿要强撑”,悔不当初。若早些懂得张弛有度,也不至于将自己逼到这般田地。可一切都太晚了,曹丕最终没能熬过这一劫,年仅四十便撒手人寰。 朱建平的预言,看似隐晦委婉,实则暗藏玄机。他既不能直言帝王寿数将尽,触怒龙颜,又想尽力提醒曹丕。而曹丕,这位野心勃勃的帝王,一生都在追逐权力的巅峰,却忘了留几分余地给身体,最终应了那“四十岁的小灾难”。
这场相面背后,藏着的不仅是神秘莫测的预言,更是对世人的警醒:再强大的人,也敌不过命运的无常,唯有敬畏生命,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