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80年代的照片,哪里露馅了
伪装80年代的照片,哪里露馅了
原创虾仁不眨眼
2025-05-06 11:44:37
0
阅读:34550
评论列表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动漫TOP
动漫最新文章
小鱼
无籽西瓜那时候没有哦
论语 回复 05-07 17:25
有,我第一次吃无籽西瓜是86年,在北京
5151260 回复 论语 05-08 00:35
无籽西瓜那会儿哪怕有也是稀罕货
八斗
无籽西瓜
77
那个收录机像九十年代风格。以前都是直线条。
Costa 回复 05-07 00:47
还真是,我家有一个,大黑盒子
正人君子
九十年代以前我们这的西瓜都是很大一个椭圆形的,西瓜子又大又黑,西瓜瓤脆甜。九十年代末突然冒出来很多西瓜品种,什么无籽的、黄瓤的、比巴掌大一些的等等。
痴情 回复 05-07 22:06
黄瓤西瓜九十年代就有了,真是没见过世面啊!记得好像一开始叫什么伊丽莎白
天哥 回复 05-08 15:42
谁说的啊,我是80年的,小时候我爸级种的黄壤西瓜
狗肉荔枝酒
防盗窗
小果儿 回复 05-07 13:57
正解
逍遥老怪 回复 05-08 05:11
[捂脸哭]那时候是插孔式的防盗网,类似监狱的窗,早有了。
用户93xxx80
80年代,没有手机相机和数码相机
孤狼 回复 05-07 12:47
是三转两响一咔嚓,不是三响一转。
哪跟哪 回复 孤狼 05-07 14:21
对,具体我忘了,我父母结婚是三转两响,还没进化到“咔嚓”[裂开]
彭政朔
西瓜。
用户14xxx66
岁月如歌 回复 05-07 11:34
原图牛逼
春暖花开
这个西瓜品种八十年代没有
wei344
八十年代没有那种收录音机,那种外形的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有的。
天哥 回复 05-08 15:43
是的
胡豆
那个时候吃西瓜还不用勺子呢
用户10xxx37 回复 05-07 11:55
我就用勺一顿吃半个[doge]
嘎嘎嘎 回复 05-07 21:38
那个时代的勺子应该是铝的,不会是不锈钢的吧
Snake05
录音机,西瓜。小时候没有无籽西瓜,西瓜子都大的很。
幽幽小墨
不锈钢勺子[滑稽笑]
UC用户
80年代哪来的点赞[抠鼻]
荣荣
收音机,外观太圆润,80年代棱角分明
曹操
太精致
晚安吾爱~~
西瓜露馅了
有一说一
那个年代农产品最不值钱,没有人会浪费一张胶卷去拍个几分钱一斤的西瓜
独狼
八十年代没有白屏手机,只有大哥大,九十年代刚开始是翻盖手机,九三年才出现白屏手机!
夜沉沉
80年代没有小编
屈道奎
窗台 那时候水泥没那么光滑
清清苹果香 回复 05-06 22:09
看工艺,有黑面的光滑的。
li-on 回复 05-07 13:40
水磨石 要多光滑有多光滑
骑上氨呗斩呗灯
- 电器外观细节:照片左侧的收音机,其外观设计、材质质感等可能不符合80年代特征 。80年代收音机多为木质外壳或塑料外壳但工艺较为简单,而图中收音机可能在材质反光、线条等方面更像现代工艺制品。 - 台灯设计风格:右侧的台灯造型、材质和工艺细节等可能较为现代。80年代台灯款式相对简单,多为塑料或金属材质,造型上没有现代产品这么多样和精致。 - 水果品质与摆放:80年代物资相对没有那么丰富,水果种类、品相及摆放呈现的精致程度可能达不到图中效果 。比如桃子色泽均匀、外观饱满,在当时不一定能普遍有这样高品质且集中摆放的情况。
家有千金不重
西瓜不对
苜蓿花园
仿古竹编暖壶,无籽西瓜,单卡收录机。那时候没有
司马仲达丨懿
窗台附近一般放缝纫机和书桌,有光照能省电,吃水果的桌子一般会用网罩上防蚊蝇
HAM猴
不知道拍照的坐标,就拿郑州来说吧,首先,这个西瓜,八十年代河南就有无籽西瓜,但这个瓜皮不对,八十年代的无籽西瓜是早期品种,外观黑皮没有花纹的,跟冬瓜颜色差不多,九十年代后期才普及这种改良的条纹无籽西瓜。第二,收录机,八十年代的卡座收录机不是这个风格,那会儿的收录机基本都是黑色,银色也有,但非常少,卡座都是一堆喇叭,恨不得长一身,外形还是有角有棱的双卡大块头,也有单卡的,块头并不比双卡小多少。这种单卡收录机基本在九十年代末才开始流行,第三,窗户,八十年代的房屋基本都是木质窗户为主,少部分钢制窗,木质窗户是这种竖装防盗钢筋的,但没这么密,一般一扇窗户就几根,还是内嵌到窗户的木框上,没有这种外挂的安装方式。当时的钢制窗户都是横向的波浪扁铁条,非常少见竖条安装的。图中的窗户框子貌似铝塑窗,这个都得2000年以后了。
D_jiahe 回复 05-07 23:17
写的不少 但眼力劲差点 窗框还就是木头的 不过没装钢条 你以为的那个是外面的栏杆 😂
用户10xxx05
西瓜,当年都是有子的西瓜,要么黑皮瓜,要么条纹瓜都是有子的。
空。
评论区都是跟我一样40+的老登?[并不简单]
峰雨同舟的家园
1938年,中国著名果树学家黄昌贤培育出世界第一株无籽西瓜
后天
手机
zpk50
304不锈钢勺子
颜维
窗户上的防护栏和装修包的窗套。
李小懒
无籽西瓜
菲宝贝8687
刚想说西瓜品种不对头
用户10xxx46
无籽西瓜
用户15xxx67
八十年代没有无籽西瓜
你看我有几分像从前
护栏[doge]
用户12xxx10
西瓜可没这样的
哪哈撒
八九十年代基本都是黑皮瓜
人生如初见
钢化玻璃
找文
八十年代照片不会是这么个角度,那时候大部分照片都是端端正正的照人,不会随意拍个没什么正经内容的桌子
一叶知秋
西瓜🍉录音机
宝贝
没看到左边放这个iPad吗
小鱼
这是90年的
用户10xxx90
西瓜呗
ZhengYM
桌布呀,那会哪有这样的
烈山
先说说80年代哪来这么高分辨率的相机吧[开怀大笑][开怀大笑]
哪跟哪 回复 05-06 22:32
胶卷的照片模糊不会有这样的类似马赛克的变形[doge]
HAM猴 回复 05-07 01:01
随便一台120胶片,秒目前一众135旗舰。那会儿国产彩卷只有一个代代红,别的都是进口的柯达,富士和樱花,樱花彩色胶卷就是后来的柯尼卡彩色胶卷。
司马仲达丨懿
果树如果是自己家的,摘多少吃多少,如果是买的,不会买这么多,没有冰箱的话坏的快
狗蛋
照片不对
用户10xxx76
没人看见床上的布偶,巴巴爸爸,啥时候才有的?
arthur
排除西瓜录音机这种硬伤,光这些东西的新旧程度就值得怀疑。
一条鱼加两条鱼
铝合金窗
ysch
那时候没有手机看这张图片
勇哥
窗台上的水壶
叽里咕噜
80年代没这种品种的西瓜
不出众,必出局。
就这像素就tmd是个大问题
白开水 YH
八十年代在城市里那种竹壳子的暖水瓶基本绝迹了,无籽西瓜倒是有了,但是那种瓜皮很厚的。
午後彩虹
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西瓜,桃子也是
龙勃透镜
那时可没有无籽西瓜
用户10xxx95
80年代没有麒麟瓜
Alex
照片拍不了这么高清
Sun
西瓜切块?
玄之又玄
这瓜不对呀
印第安夏天
那个年代没有这么高清的照片
用户10xxx98
80年代没吃过桃子🍑
心悟
你都说了,是伪装的,标题露出马脚
先锋大人
玻璃下铺的那时也没有吧
司马仲达丨懿
正在使用暖瓶的盖子是潮湿的,即使用棉纱裹着也是偏黑色
夏沙宇
80年代没这样吃水果的。
阿祥
收音机那时候是长方体的
用户11xxx58
不告诉你,因为你好告诉AI,让它去学会骗我们
用户10xxx37
收音机没那么小没这曲线都是方方正正,还有那西瓜基本都是厚皮黑子的
昨夜的酒昨夜的狗
摆放得太刻意,80 年代没有这种摆放方式。
pilotbean
饼干盒,虽然很复古,但不是老的
司马仲达丨懿
铁罐上应该有半截蜡烛,铁罐盖子一般是蜡烛底座
用户18xxx99
这就是八十年代的照片啊!
石坚
当年吃西瓜没这么嚎橫[捂脸哭]
用户11xxx52
录音机那个年代是没有的
司马仲达丨懿
桌上玻璃的透亮度太高,以前桌上玻璃因为比较厚,所以这个角度看是绿色的,照片摆放要避光(冰箱上或者阴面区域),不然太阳光照了必然发黄
睡不着的海
玻璃下照片塞满
用户10xxx64
好东西都被那些所谓的创新湮没了,大黑籽西瓜就是其中之一。我小时候种过西红柿,浅红色、又大又圆、咬一口满嘴香,如今市面上的西红柿都是那种个头小、形状怪异、皮厚、无滋无味的,模样稍微规整点、带点绿皮的就被称作有机西红柿。真不知道是什么人,花了多少研究经费,搞了什么奇葩研究,最终搞出了这些破烂玩意!!!提倡创新,但绝对不是让你胡搞八搞,更不是让你拿着科研经费把好东西创新成烂玩意!!更为让人不解的是:相关部门竟然淘汰了过去的那些优良品种,却大力推广这些所谓的创新成果,怎么想的?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yun
西瓜
司马仲达丨懿
图片中不合理的地方在于,将老物件全堆桌子上,但其实真实生活中并不这样摆放。暖瓶最靠里,避免小孩子打碎,台灯放窗前够不到插座,窗台上啥也没有正常吗
黄彬
西瓜
用户18xxx55
80年代哪特么有uc浏览器[得瑟]
芦伟人之初
护栏
小丸子
筐,那时候的筐边没有这样的
右脸左眼
80年代🍑和🍉还不能碰面。
用户10xxx54 回复 05-07 23:33
同时吃
咖啡不好喝
那会的西瓜是有籽的,也不会一个人独享半个瓜,都是切块分着吃
海冬青
没见过真西瓜吗?
nisifa
一个是无籽西瓜,另一个是录音机,那时候比不多比图片中的大一倍。还有,玻璃下都是放照片或者邮票之类的。那个白色的布,都是盖录音机,缝纫机等等上的
说个啥
相机露馅了
用户10xxx49
一个伪字暴露了
暗染星空
那台灯跟我家一模一样[滑稽笑]
天择
八十年代没有无籽西瓜。
一尘
80年代没有无籽麒麟瓜
用户26xxx12
80年代没有无子瓜
下定决心深呼吸
露馅的是勺子吧
平常心
我觉得是压在桌子上的玻璃吧。。。那时候钢化玻璃不普及,普通玻璃铺在桌面上边角没法处理容易划伤
虎随风
去看看燕舞的广告,就知道80年代收音机长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