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态度强硬拒绝中方调停,还要对巴基斯坦进行“毁灭性打击”,巴基斯坦导弹升空,剑指印度首都新德里,双方矛盾一触即发,这场大战真的无法避免?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的一场恐袭,一夕之间将印度与巴基斯坦推向了战争边缘,印度率先拉闸断水,直接切断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威胁了近千万人的饮水安全,巴方对此愤怒回击,“你敢断水,我就中断你们的呼吸”。 据悉,印巴双方已经连续多天在克什米尔实控线进行交火,且没有停止的趋势,4月29日深夜,双方的战机在上空盘旋对峙,局势似乎已经到了不可控的地步,中国作为印巴的共同邻国,自然不会放任局势愈演愈烈。 外交部多次呼吁印巴双方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调查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真相,并强调冲突不符合地区利益,毕竟印度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4月22日的恐袭事件,同时,巴基斯坦方面派出军队,在短短几天时间击毙了数10名恐怖分子,给出了足够诚意。
此外,巴基斯坦多次表态,希望大国对印巴局势进行调停,否则印巴之间很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一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使用核武器,将对整个国际社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巴方只是被迫与印度凯旋,并不想使局势走向恶化。 然而面对中巴提出的调查建议,莫迪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拒绝调停,还打着“对恐怖主义进行毁灭性打击”的旗号,授权军队有“完全行动自由”,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再度出台三项针对巴基斯坦的贸易措施。 面对送上门的台阶,莫迪不肯接受,足见他想针对巴基斯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恐袭发生之前,印度已经在阿拉伯海域进行大规模军演,恐袭发生后,在短短的几个小时拉闸断水,几天后开闸泄洪,导致巴基斯坦大量农田被淹,种种举动都在证明,莫迪早就开始了布局。
克什米尔地区一直都是印度的心头大患,自1947年分治之后,印巴双方在这里发生了无数次冲突,该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印度为此投资了数十亿,而这次恐袭再度将分治问题摆到台前,国内矛盾日益尖锐,与巴基斯坦的对抗就成了一次契机。 此外,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的日益密切,也让印度感到了威胁,近几年,印度不断拉近和美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合作。 印度既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又是俄罗斯武器重要出口国之一,随着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多,中巴之间的合作已经不足畏惧,所以恐袭只是一次契机,与巴基斯坦进行对抗是印度长达多年的布局。
只要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就可以重挫“中巴经济走廊”,在中美关税战日益尖锐这一背景下,美国明显的表露出想要与印度合作的趋势,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对抗一旦取得胜利,不仅能重挫中国未来的战略布局,也能提升印度在国际中的话语权,这也是印度拒绝中方调停的原因。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印度的计划看似一本万利,但却忽视了巴基斯坦同样是拥核国家,面对印度提出的“毁灭性打击”威胁,巴基斯坦导弹直接升空,据悉该枚导弹射程达450km,可以携带核弹头,足以覆盖印度政治经济中心新德里。 早在印巴局势升温之际,巴防长明确表态,国家存亡受到威胁之际,不排除使用核武器,此次导弹试射,再度向印度展示了巴基斯坦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决心,5月4日,巴基斯坦驻俄大使公开表态,“如果巴基斯坦与印度开战,巴方将使用所有常规武器和核武器”。
一系列信号指明了巴基斯坦的最后红线,而印度也不会放弃长达多年的布局,目前巴基斯坦农田面临干旱,印度经济也因为不可控的局势陷入危机,双方手中的核武器即是威慑,也是最后底牌,中方的调停很难对印度起到作用,但中国的军事实力有目共睹,所以短期内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较小。 此时,美俄的态度至关重要,莫迪面对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军事武器,心里也有些没底,打算向俄罗斯求助,但俄防长的一番话却给他泼了盆冷水,那就是希望双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而美国即使想要供火,也面临着远水解不了近火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