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宫传来消息,特朗普政府宣布新裁撤计划,美官员人人自危?

韶华聊天下 2025-05-06 09:21:20

没有人会想到,如今的美国,在特朗普团队的治理下,早已把所谓的民主与自由,抛在了脑后。 据法新社5月2日转引《华盛顿邮报》消息称,美国中央情报局将削减1200个岗位。此时白宫刚刚公布了一项紧缩预算方案。 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告知部分国会议员,中情局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削减岗位。 这不仅是美国情报史上最大规模裁员的开端,更是一场政治风暴撕裂国家机器的缩影。从华盛顿到弗吉尼亚州的情报中枢,一场由权力重组、财政紧缩和意识形态清洗交织的危机,正将美国官僚体系推向"人人自危"的深渊。

中情局1200个岗位的削减,是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案的直接产物。该预算案将非国防开支削减22.6%,降至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而国防支出却逆势增长13%,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表面上看,这是“开源节流”的经济政策,但实质是特朗普保守主义理念的贯彻。削弱教育、医疗等社会项目,强化军事与安全领域的控制力。 特朗普政府的裁员计划远非单纯的财政瘦身。CIA局长拉特克利夫在内部备忘录中直言:"几十年来只增不减的时代结束了"。这场涉及国家安全局(NSA)、国防情报局等机构的万人裁员潮,实质是特朗普对"深层政府"的终极清算。 早在2025年2月,特朗普与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便推出“买断”离职方案,允许联邦雇员自愿辞职以获得8个月薪资补偿,但需放弃起诉政府的权利。尽管中情局等国家安全机构最初被排除在外,但最终仍被纳入范围。超过2万名联邦雇员已接受该方案。

特朗普第二任期强化了“忠诚至上”的用人标准。官员们不仅要应对政策压力,还需时刻证明自己对特朗普的绝对服从。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因“群聊泄密事件”被调任联合国代表,防长赫格塞思亦因泄密调查面临解职压力。特朗普任内已更换数十名高官,国务院11个副职长期空缺,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频繁的人事震荡不仅削弱政策连贯性,还催生内部猜忌。官员们为自保,或选择沉默,或主动泄密以换取政治筹码,形成恶性循环。 国务卿鲁比奥身兼四职(国务卿、国安顾问、国家档案馆馆长、国际开发署署长),暴露了特朗普政府“无人可用”的窘境。历史上仅基辛格曾同时担任国务卿与国安顾问,但鲁比奥缺乏基辛格的外交能力,其“矬子里拔将军”的任命被质疑为权力集中化的标志。这种“兼职文化”导致政策协调失灵,例如国安顾问需每日与总统沟通战略,而国务卿需全球斡旋,职能冲突可能削弱美国外交行动力。

特朗普的裁员与人事调整,本质上是将国家机器工具化,服务于个人权力扩张。其后果远超短期政治博弈: 1、专业性瓦解:情报分析、外交斡旋等需要长期积累的领域,因人才断层面临功能退化。 2、制度信誉破产:频繁的政策反复与人事动荡,动摇了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美国制度的信心。 3、权力闭环形成:通过清洗异己、安插亲信,特朗普正构建一个以个人意志为核心的“小圈子治理”,这与现代民主的多元制衡原则背道而驰。 美国情报体系的溃败或正在改写全球地缘格局。被裁中情局特工掌握加密通信、渗透策反等技能,若流向黑市或犯罪网络,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历史教训警示,苏联解体后大量克格勃特工成为黑手党骨干, 正如央视评论员苏晓晖所言:“无人可用的背后,是政治极化与专业性沦丧的双重危机。” 若美国无法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其全球领导地位的崩塌或将加速。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韶华聊天下

韶华聊天下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