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淮海战役中我军一个连的战士不幸全部牺牲,本以为胜利无望,却没想到12

文史记叙录 2025-05-04 09:51:07

1948年,淮海战役中我军一个连的战士不幸全部牺牲,本以为胜利无望,却没想到12名俘虏竟然拿起枪,在连指导员带领下继续战斗,坚持了10多个小时......

1948年11月3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这一战解放军的战士们打的艰难,人少,枪少,战力不足,但这些问题都抵不过解放军解放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决心。

到11月22日,作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被瞄准的敌军,黄百韬兵团在解放军战士们用身躯围起来的包围圈中彻底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战争的结束,因为国民党派来支援的军队早已上路,并且马上就要抵达战场。

自接到国民党政府的命令后,黄维兵团便从豫南千里迢迢赶来支援,但是没想到他的军团还没到,需要被支援的人就已经没了。

已经经过一场正面战役,黄维兵团觉得解放军此时一定正是虚弱的时候,便想要趁势剿灭这里的解放军战士们,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其实他们也成了解放军的下一个目标。

由于兵力在上一场战斗中已经有所损耗,解放军这一次并不准备直接正面进攻,而是采取一些兵法手段。

所有战士被分散开,将黄维兵团三面都围住了,唯独漏了一个方向,好像是兵力不足无法完全围困的样子,但其实这里正是陷阱所在。

其实这也算是个阳谋,毕竟黄维兵团若是不想出现大规模损伤,就只能从这唯一的一条被预留出来的逃生路中寻求一线生机。

战场事实证明,这个战术计策确实好用,但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受到外部攻击,所有兵力都在向内攻击,一旦外部出现另一个势力,解放军战士就难以招架了。

于是一部分兵力又被派遣出去,拦截各个方向赶来的援军。

六连正是奉命出去拦截的一个连队,按照预计,他们的那条路上援军应该不会太多,因此派出来的也只有一个连的兵力。

到达目的地后,六连发现前方军队人数确实不算多,于是合力包抄,直接这将先头部队一个连的兵力歼灭,还活捉了十二个俘虏。

六连的人将俘虏的手绑上,嘴巴也塞上,防止他们暴露六连的行踪。

继续向前移动,终于靠近援军的大部队后,六连发现前方大部队人数并不多,便再次采取合围的方式向敌方发起攻击。

但是真的冲杀到敌方近前的时候,六连的人才发现他们错误估计敌方兵力了,在肉眼难以看见的隐藏处,乌压压的冲出来一堆,扛着武器炮弹便向着六连士兵们怼过来。

看那乌压压的人头,绝不是六连一个连的兵力可以拿下的,但是任务在身,身后的队友们还在拼杀,他们没有退路,于是在所有视死如归的奋勇下,六连的人没有犹豫冲上去了,

地方的兵力和武器装备终究是压过了六连一大截的,六连的战士们尽管已经努力拼杀和保护自己,但终究还是死伤大半,只剩下零星几个幸存者。

这样不行,再继续不顾一切的抵抗下去,此次拦截任务一定会失败不说,六连的有生力量恐怕会一个不剩,指导员刘拴牛看着眼前的惨状暗暗着急。

且战且退,刘拴牛带着幸存的战士们和俘虏们一起向山中撤退,奋力向前跑,想要摆脱身后追兵寻找掩体。

只要能保存下来一些人,他们就可以用最惯用的战术游击战,阻拦援军的前进。

然而等刘拴牛他们终于找到一个山洞,甩开后面追兵的时候,他的身后已经没有六连的战士了,只有12个灰头土脸的被绑住胳膊掐断行动力的俘虏。

战场上没有时间悲伤,现在刘拴牛需要思考的是,拦截援军的任务该如何完成,不知不觉间他的视线放在了12个俘虏身上。

“我们都是中国人,都希望能够过上和平安乐的生活,你们都是在国民党里讨过生活的人,你们真的觉得国民党执政后,你们能得到好的生活待遇吗。”

看到有俘虏已经有所动摇,刘拴牛再次发挥他的口才继续劝道,“还没有执政全中国呢,国民党内部便已经相互倾轧,派系横生,还不把老百姓的命当成命了,你们真的不怕那一天自己变成那个炮灰吗。”

自蒋介石拿到国民党大权以来,国民党的骚操作便不断,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甚至还有不顾百姓丢城或是直接不反抗将城拱手相让的行为,这样践踏民众生命的政府确实让很多人都心生怨言,包括很多本就是国民党的战士们。

在刘拴牛的劝解下,12个人纷纷表示自己要投靠解放军,并拿起枪支转头对准自己曾经任职的国民党军队。

在刘拴牛的指挥下,12个人在山林间打起游击战,不断地给敌方援军造成损失,在13个人的浴血奋战不放弃下,十几个小时之后,解放军的援军终于赶到。

六连的人几乎都没了,但六连在新加入者的努力下存活了下来。

0 阅读:322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