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刘永好去广东采购鱼粉时偶然发现了“正大康地”猪饲料,在正大工厂门口的

平南 2025-05-02 22:45:03

1986年,刘永好去广东采购鱼粉时偶然发现了“正大康地”猪饲料,在正大工厂门口的见闻让刘永好大受震撼,他发现正大生产的饲料销售异常火爆,客户来这里购买饲料需要提前半个月开票、打全款,然后等着时间来拿货,有些买家甚至要等上半个月才能轮到提货。 刘永好,1951年出生在四川新津县,家里排行老四。父亲刘大墉是新津法院第一任院长,母亲郑康致是小学老师。1966年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打倒,工资剩38块,家里日子紧巴巴的。刘永好小时候就得捡柴火、煤渣贴补家用。1969年,他当了知青,去了农村,切身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苦。1973年,他考进德阳机器制造学校,毕业后在成都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当老师。 1982年,改革开放来了,刘永好跟三个哥哥辞掉公职,一起搞了个育新良种场。先试着种菜、养鸡,没啥起色,后来转到鹌鹑养殖。他们自己琢磨出高效孵化技术,鹌鹑蛋卖到国外,赚了第一桶金,外号“世界鹌鹑王”。这时候,他们已经有点底子了,但真正的转折还在后面。 1986年,刘永好跑去广东采购鱼粉,路过正大康地猪饲料厂,看到让人眼热的场面:客户得提前半个月订货,全款付了还得排队,有些人等半个月才能拿到货。那时候,国家正推农业现代化,农村养猪越来越多,饲料需求蹭蹭上涨。正大康地的生意火成这样,说明市场缺口大得很。刘永好脑子转得快,觉得这行有搞头,回去就跟兄弟们合计,决定干饲料生意。 回到四川,他们把公司改成“新津希望饲料厂”,推出“希望一号”小猪饲料,号称国内首创。为了打开市场,他们用免费试用、广播吆喝的招数,效果不错,很快站稳脚跟。后来,正大康地降价抢市场,刘永好没慌,跟对方谈合作,把危机变成机会。这一步走得挺扎实。 1992年,希望集团正式成立,生意越做越大。1995年,刘氏兄弟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一,风光得很。后来,他们还进了养猪业,但市场忽高忽低,集团欠债一度堆到几百亿,每年光利息就压得喘不过气。2021年开始,子公司连年亏钱,刘永好赶紧调整方向,主攻农业和食品业务。到2024年,集团赚得多了点,但债务还是个大包袱。 刘永好这路走得不轻松,从鹌鹑到饲料,再到养猪,踩过坑,也抓过机会。他靠脑子和韧性,硬是闯出一片天。不过,农业这行变化快,未来咋样还真不好说。

0 阅读:63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