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是榆林人,也在榆林工作,我们到榆林后,却悄悄的没有联系他。 10年前同学聚会,我们聚了一下,大家当时约定:以后不管哪个同学到哪个同学所在城市,一定要联系,不准悄无声息的。 我们班几十个同学,分散在全国各省市,除去两个去世的、一对离婚的,其他的到现在还经常在群里联系,群里偶尔有同学们小聚的照片,大家都很羡慕,于是互相邀约:大家来我们这儿玩嘛! 前些年,我们只要出去旅游,必然会联系当地同学,同学会联系附近其他同学,大家每每小聚,便要吃饭、喝酒,拍照发群,与没到场的同乐。 同学们只要来到我们家附近,也会联系我们,我们会热情接待,请吃陪玩,我先生为陪同学,光华山都爬了好几次。前两年,辽宁同学一家来我们这儿,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请他们吃完饭后,一直聊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分手。我先生前几年去厦门出差,厦门工作的同学更是热情接待,几个人吃饭喝酒,换了三个场子,一直聊到后半夜…,这也许就是同学情。 这次出来,我问他要不要在群里喊一声榆林的,他说算了,好不容易有个节假日,还是不要打扰他了,搞的累的,咱自由自在,也让人家好好休个假。 其实清明节去汉中,我们也没打扰汉中同学,悄无声息的跑了一趟,也是不想打扰他,自由自在的。 毕业30年了,很多同学20年见第一次,也有30年没见的,后来虽偶尔有见的,但明显的老了疲惫了。 毕业20年同学聚会后,大家约好毕业30年再聚一次,开始还热情高涨,渐渐的都不吭声了。 人生到半百,上有老下有小,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见同学,感触颇深,大家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激情和精力,不叨扰也许更好吧!
事情真的闹大了,国家卫健委都开始调查了,这下小三和他的学阀家族无处遁形了吧。高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