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保卫部门清查北京的敌伪档案,发现了1名叫做王德的蓟县籍特务。当即,就有人向总参举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名叫王德,也是蓟县人,应该逮捕起来。”副总长李天佑上将听后,表态:“不能轻易关人!” 这事儿得从哪儿说起呢?那个年头,档案室里翻出张纸片就能把人送进牛棚。可李天佑捏着举报材料,手指头敲着桌子直摇头:“王德跟着咱们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朝鲜战场啃雪吃炒面,这样的老同志能是特务?”他转头吩咐秘书,“去,把干部履历调出来,再查查敌伪档案里那个王德的出生年月。” 秘书抱着两摞档案跑回来,一对比乐了——特务王德1905年生,副部长王德1912年出生,差着七岁呢。李天佑把烟头往搪瓷缸里一按:“告诉保卫部那帮人,抓人得带脑子!蓟县二十万人,光重名的就能拉出几卡车,按他们这搞法,中南海都得腾出来关人。” 话是这么说,可风声还是传开了。总参大院里有人看见王德就绕道走,食堂打饭窗口的师傅给他舀菜手都哆嗦。作战部参谋小刘急得直跺脚:“副部长,您倒是找首长说明情况啊!”王德摆摆手,照常夹着公文包往作战室走:“身正不怕影子斜,党要审查就审查。” 这事儿闹到杨成武代总长那儿,老将军直接把电话摇到周恩来办公室。总理正在批文件,听完汇报把钢笔一搁:“告诉李天佑同志,处理这类问题要像他打仗一样,既坚决又慎重。”转头吩咐秘书,“把敌伪档案里那个王德的照片找出来,跟作战部王德同志的照片对比。” 您猜怎么着?特务档案里贴着张泛黄的半身照,塌鼻梁三角眼,跟浓眉大眼的王德副部长压根不挨边。这事儿本该结了,可保卫部那位新上任的主任不依不饶:“名字籍贯都对得上,万一是特务冒名顶替呢?”非要搞当面对质。 李天佑这回真火了,一巴掌拍在会议桌上震得茶杯乱跳:“胡闹!王德同志1932年参加红军,那时候特务档案里这位还在老家种地呢!你们要再这么折腾老干部,我直接给主席写报告!”这话撂下没两天,毛泽东在军委文件上批了八个字:“疑罪从无,保护干部。” 后来才知道,敌伪档案里那个王德1949年就被镇压了。这事儿给总参提了个醒,专门成立了个档案核查组,把全国重名的老干部都捋了一遍。王德照旧天天泡在作战室,有回跟老战友开玩笑:“咱这名字起得好,‘德’字护体,百毒不侵。” 十年后整理文革材料,有人翻出当年那摞举报信。王德捏着发黄的信纸直摇头:“要搁现在,电脑一查啥都清楚了。那年月啊...”话没说完,窗外传来战士们训练的号子声,老将军背着手往训练场走去,草绿色军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1968年,保卫部门清查北京的敌伪档案,发现了1名叫做王德的蓟县籍特务。当即,就
雨后清新心舒畅
2025-05-01 21:05:1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