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林兰英准备回国,却被美国海关扣押,强行检查她的行李箱,发现里面有6800美元,贪婪的美国海关立即将其没收,但那女子却面无表情,目光死死的盯着一个小药盒。
这个小药盒对于新中国来说,远比6800美元贵重多了。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18年,在福建莆田出生的林兰英,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后的她能做出令无数人为之感叹的大事来。
林兰英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如果不是父亲坚持,她恐怕一出生就被溺死在河里了。成长过程也无数次令她愤懑不平。
有一次,家里正在盖房子,她好奇地盯着看,她的三祖父说:“有什么可看的,将来你是要嫁人的,这里的一砖一瓦你都带不走的。”
她没有理会,心里暗暗发誓,将来看看我到底能不能带走这一砖一瓦。
到上学的年纪了,母亲不认为女孩子需要上学,林兰英不断哀求,甚至绝食,终于得到母亲准许去上学,条件是家务活不能少。
但繁重的家务和他人的瞧不起也没能阻断她的学习之路。
小学名列前茅被保送至初中,学习过程中保持全年第一的优异成绩让全家人对重男轻女的观念发生转变,母亲也为她感到骄傲。
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林兰英考入大学物理系,母亲甚至变卖嫁妆,支持她继续读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内不仅处于战争时期,而且由于长期落后,各个行业无法正常发展。更不用说尖端技术无法研究。
1948年,林兰英毅然选择出国留学。她深知,我国当时科技力量薄弱,为了祖国发展,她需要到美国,继续进行物理实验。
1957年,美国海关。林兰英在海关被工作人员拦住。她略有焦虑,故作淡定放下箱子,任凭他们检查。面无表情盯着美国工作人员搜寻行李箱的各个角落。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随着海关人员的动作,林兰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她很清楚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就在这时,一个工作人员突然停下动作,应该是有所发现。
这是什么?一位海关人员拿起一个小药盒,晃了晃。
“这是我母亲治肺病的特效药。请注意一点,很贵重的。”林兰英说道,可是海关工作人员没有在意,动作已久粗暴,同时注意到箱子里的6800美元。
在场的海关人员表示,如果留在美国就可以留着钱,否则你要走,这些钱就必须交上。尽管林兰英十分不舍却也没有阻止。
没检查到禁止携带的物品,还收获了一大笔美元。工作人员最终还是放行了。林兰英最终上了回国的船,踏上回家的路。
林兰英在甲板上放声痛哭,不只是因为失去了攒下的积蓄,而是因为经过多年,终于能回家了,而且还带回了两件“宝物”。
原来,林兰英在国外留学期间,接触到半导体研究领域。
经过研究,她发现这一领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国家的半导体事业得到发展,那么我们国家的国防力量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她的勤奋努力获得导师青睐,研究成果卓著,国外公司高薪聘请,在她的帮助下造出第一根单晶硅,还申请多项专利。
1956年,中美达成协议,双方学术人才可自行回国。但美国为中国留学研究人才的回国设置许多困难。研究成果、学术资料通通不准带回国。许多科学家例如钱学森等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而林兰英,这次回国也是困难重重,最终以母亲病重为由,被批准回国。
海关的检查也是上级下的命令,令林兰英焦虑紧张的,正是那盒母亲的“救命药”。她庆幸海关人员扣留了6800美元,这才放过了她藏在小药盒的研究成果。
50克锗单晶和100克硅单晶。
中国科技建造就是缺乏材料,想发展半导体,这两个晶体必不可少。最终,这两个小药瓶被林兰英上交给了中科院。她本人带着一身知识和研究加入国家物理研究工作。
八十年代,林兰英再次回到美国进行访问。
在美国的大学访问时,她对留学生们殷切嘱咐,时代不同,但有一个大家必须遵循的共识,那就是凡是炎黄子孙,应该把自己的黄金时代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当年,那个心里暗暗发誓的小姑娘,不仅仅拿到一砖一瓦,更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她叫林兰英,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中国太空材料之母。她还有许许多多的头衔和成就,同时,她还是那个勤奋努力的小姑娘。
还有许多的科学家,他们日复一日在实验室研究,枯燥、孤独,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只为让祖国的科技事业快速发展,让国家强大。
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不辜负这些默默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