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是银,行动是金,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不如实际行动来得实在。 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中国财长蓝佛安和央行行长潘功胜都亲自赴会。 会议前,贝森特还放出话风,说或许可以在会上与中方见一面。 但两天会议下来,不见人影,也没发布任何关于中美会谈的新闻稿。
而就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3日公开表示,美国每天都在和中国联系,期待达成贸易协议,但外交部和商务部迅速驳斥了这一说法,称是假消息。 24日,特朗普又对媒体坚持说,谈判正在进行,不过具体细节不方便透露。 面对这样的言论,我驻美大使馆直接回应:特朗普政府关于中美已展开对话的言论纯属混淆视听!
特朗普频频对外放风,说中美在谈,其实意图不难猜。 他想给国际市场打强心针,制造出一种美中关系“正在好转”的假象,维稳华尔街信心。 但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问题上的分歧,已经到了难以掩盖的程度。 一边是特朗普急于通过“谈判”假象拉稳民意和金融市场;另一边是财政部和其他官员对是否继续施压中国意见不一。 有人主张继续极限施压,逼中国让步,有人担心过度强硬,反而引爆中美脱钩风险。 这种互相扯皮的局面,导致美方对华策略混乱不堪。 眼看“中美正在谈判”的假戏演不下去,特朗普索性亮出底牌。 美国时间4月25日,他直接开口称:“不会取消对华关税,除非中国先给美国好处,比如全面开放市场。”
中方当然清楚,美国这番话不过是想逼迫中国像其他小国一样低头认输。 但这一次,中国没上当。 蓝佛安和潘功胜在华盛顿期间,不仅没有向美国妥协,反而密集会见了南非、巴基斯坦、德国、韩国、印尼、英国和日本等多国财长。 这种会见并非走流程,而是有的放矢。 中国主动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和主要经济体的联系,就是在布局应对美国施压的外部环境。 避免把筹码只押在中美一条线上,多点开花,才更有底气。
特朗普嘴上的谈判是假,背后的算盘是真。 他一边唱柔情,一边派财政部另起炉灶,想从其他金融渠道打压中国。 贝森特在G20会议期间与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会面,提出让亚开行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 之前,他也呼吁世界银行取消对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贷款标准。 算盘打得叮当响,想切断中国的国际融资来源,逼迫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
但亚开行内部并不买账。 作为一个多边开发银行,亚开行的贷款决策得经过全体成员国的同意,中国又是第三大股东,持股6.44%。 更何况,中国的贷款项目一直是回款好、收益稳的香饽饽。 断了对中国的贷款,不仅无助于美国施压,反而可能让亚开行自己吃亏。 亚洲、非洲很多国家都和中国有着深厚的经贸往来,不少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获益良多。 对于美国这种赤裸裸的施压,心里自然有数,不愿轻易配合。
如今特朗普的出招越来越激烈,但效果却越来越差。 每次想用强硬逼中方让步,结果却是中方越来越坚定,国际社会也越来越警惕美国的霸道手段。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财政战线、外交战线还是金融战线,中方都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见招拆招,不轻易应战,但也绝不示弱。 贸易战走向如何,还要看美方是否愿意拿出真正的诚意。 如果一味靠造假消息、喊口号、甩锅施压,中方显然已经准备好了最坏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