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2008年,我国耗费8.5亿、拦腰炸平65座山,造出吞吐量最少的机场,美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29 16:11:43

[太阳]2008年,我国耗费8.5亿、拦腰炸平65座山,造出吞吐量最少的机场,美国专家得知后专门来机场检测,不料检测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 (信息来源:广西新闻网2014.8.29河池机场正式通航 开山辟地建成"山顶航母"(图)) 美国一位专家考察中国广西河池机场后,带着强烈不满,脱口而出中国人都是大骗子,这句话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是中国基建真的存在问题,还是另有隐情,事情要从河池机场这座“山顶航母”说起。 为了建造这座机场,花费了8.5亿人民币巨资,炸平了65座大山,然而,建成后的机场吞吐量却非常低,在经济欠发达的河池,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是否划算引发了广泛讨论,美国专家的质疑,也反映了许多人最初的疑问。 河池位于广西和贵州的交界处,山多地少,崎岖的地形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河池人民就渴望拥有自己的机场,但是,在连绵不绝的大山里找到一块可以修建机场的平坦场地,实在困难重重。 最终,中国的基建团队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方案,通过炸毁山峰、填平沟壑的方式,硬生生地建造出一块平地作为机场,这个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计划,在2008年正式开始实施。 为了建造金城江机场,建设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夷平了65座山头,还把许多超过一百米深的沟壑都填平了,最终,一座像航空母舰一样壮观的机场,奇迹般地建在了陡峭的山崖上,2014年,金城江机场正式投入使用。 机场是建好了,可是用的人太少,一年才一万多人,花掉的八亿五千万实在让人觉得不值,美国专家之前也说,这简直是浪费钱,不过,他们亲自来了河池,好好看了看当地的实际情况,才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太简单了。 河池机场的价值,不只在于乘坐飞机的人数,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广西和贵州,也打开了西南地区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让河池的经济发展更有动力,变得更加活跃。 河池机场的建设,意义不止于出行,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发展潜力巨大的低空经济打好了基础,所谓低空经济,就是指利用1000米以下的空域,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河池蕴藏着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但过去因为交通不方便,一直难以充分利用,现在有了机场提供的便捷交通条件,这些重要的战略资源的开发,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另外,河池特别的喀斯特地貌,大山峰林连绵起伏,也给低空旅游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2024年上半年,河池通过旅游赚了324.89亿元,以后空中观光、用无人机送货等等低空经济的新玩法越来越多,河池的经济肯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美国专家“气愤”,可能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也低估了中国在基建方面的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炸山造机场,不仅仅是追求表面光鲜,更是中国式基建智慧的体现,实施炸山作业时,同步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支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重目标。 单跑道的“航母”设计,不是简单地把航母缩小,而是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成本因素,并经过了严格的飞行试验和专业人士的评估验证,河池机场的建设,是中国基建能力的一个鲜活例子,它展示了国家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长远规划,同时也暗示着中国在低空飞行产业方面的巨大潜力。 那么,面向低空经济的未来,河池能不能抓住机会,后来居上,实现快速发展,美国专家曾经的疑问,会不会在未来被现实彻底否定,河池机场的成功,就像是中国基建的一个缩影,彰显着中国建造基础设施的决心和实力,也体现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 中国发展低空经济,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交通,更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科技水平,让更多地区能够分享到发展的红利,河池能否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已经具备的机场设施,在低空经济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非常值得期待。

0 阅读:91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