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卧底记者”崔松旺伪装成流浪汉,每天在垃圾桶旁捡食残羹剩饭,甚至当众"狼吞虎咽",十多天后,他成功引起了人贩子注意,被拐卖至黑砖窑,而这仅仅是他噩梦的开始…… 2011年,河南都市频道的记者崔松旺正在电视台里值夜班,突然接收到一通市民热线,对面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儿子是如何被黑砖窑骗走,又是如何遭受毒打的。 “我儿子名叫飞飞,是个智障儿,他身上全是伤,却讲不清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 那两年黑砖窑特别猖獗,尤其和人口贩卖绑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稳定的产业链。 人贩子在大街上随便拐卖人口,如果拐到了妇女儿童就卖给别人做媳妇或做孩子,如果拐到了成年男子,健康的卖血卖器官或者打残,不健康的低智人群就会被卖进黑砖窑,没日没夜地工作。 崔松旺翻看着台里的记录,短短几天时间里已经有不少人打来市民热线,反映的问题大同小异。 可是黑砖窑的事情牵扯太大了,而且这些人智力低下,哪怕逃出来也没办法形容清楚黑砖窑到底分布在哪里。 台里犹豫半天还没有人敢接这个选题,于是崔松旺决定试一试。 崔松旺和黑砖窑的窑工接触了几天,根本没办法从他们身上获取什么有效信息,不过他学会了窑工们独特的说话方式,看上去很能唬人。 崔松旺明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下定决心自己去黑砖窑看一看,可是黑砖窑到底在哪儿呢? 恍然间,崔松旺有了一个主意! 他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又去垃圾桶里翻了一身别人不要的衣服穿上,每天都在驻马店火车站周围徘徊,又时不时坐在地上扮演一番痴傻的样子。 崔松旺的演技很好,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当了真,甚至有好心人给他买饭捐钱,这一幕自然也引起了人贩子的注意。 不过人贩子的警惕性非常高,他们先是和崔松旺说话,试探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痴傻,这时候崔松旺学习的语言艺术就派上了用场。 两个人贩子对视了一眼,缓缓退到崔松旺身后,低声讨论着要不要拐走。 崔松旺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赶紧跑到凉皮摊上把一位客人吃剩的凉皮连汤带水全部吞进肚子里。 看到这一幕,人贩子满意地笑了,直接把他塞进车里带进了黑砖窑。 到了黑砖窑,崔松旺才发现这里简直是人间炼狱。 黑砖窑的工人全部都是低智人群,他们每天只能吃馊了的面条,十几个人挤在一间狭窄的小房子里。 监工为了不让他们上厕所耽误工作,甚至连水都不让他们喝。 而且砖窑里动辄三四十度的高温,放眼望去连个排风扇都没有。 这么没日没夜的工作,买一位工人又能花多少钱呢?500,就500块人民币。 难怪这条产业链如此猖獗,人贩子拐卖人口时没有任何成本,转手卖给黑砖窑就能赚500块,而工人又能给黑砖窑带来20万的经济价值,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暴! 崔松旺用藏在球鞋里的相机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可是突然有一天领工看上了他的球鞋! 当时崔松旺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以为自己要命丧当场了,还好其他工友有事把监工叫走了。 那天晚上崔松旺翻墙跑了出去,监工开着摩托,带着狼狗在后面穷追不舍,他越跑越着急,直接抓着芦苇草跳进河里,游了半天才躲过搜查。 终于在崔松旺的推动下,黑砖窑事件大白于天下,警方直接将黑恶势力全部抄底,被奴役的30名矿工也彻底解放。 都说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尤其是调查记者,有时候为了寻求事件的真相,不惜深入黑工厂,黑砖窑甚至缅北内部。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用生命报道事实,从揭露三鹿奶粉事件,到地沟油事件,再到黑砖窑事件 这些人的事迹和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仰! 澎湃新闻:消失的卧底记者#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2011年,“卧底记者”崔松旺伪装成流浪汉,每天在垃圾桶旁捡食残羹剩饭,甚至当众
桃花林里时光
2025-04-28 14:13:44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