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思想碰撞,认识世界进一步

谷梦评文学 2025-04-25 16:18:18
人类对于宇宙,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空间的深度探索,在我们当代人看来是属于物理学,是属于科学领域的话题。现在所有的前沿研究结论也都是出自于这些领域 . 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认知,因为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在超过2600年前,那时的哲人们就已经在探索着这些问题,在寻找着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且他们的答案虽然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但却与我们的现在的发现如此的相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其实哲学本身就是“爱智慧”的一门学问,哲学家们的任务同样是探索物质的本质规律。这就让他们能够在思维层面先人一步,去寻找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而且因为他们的思考更为深远,更为全面,反而比受限于当下越来越狭隘的科学更具洞见 . 所以是时候让我们现代科学家们回归哲学,回归那种对于本质的思考了,这种思考看似形而上,看似只诞生于我们人类的思维之中,但无疑会给科学提供深远的发展洞见 . 德梅特里斯·尼古拉德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作家,他在物理学界拥有着极高的荣誉,更是以科普作家的身份,把自己所掌握的物理学知识递给更多的人。而我们现在正在阅读的这本《量子、苏格拉底和量子物理》就是他重要作品之中的一部,这部作品更是学术畅销书 . 现在这本书也与我们中国读者见面了,我们中国读者同样能够从这本书中受益。虽然这本书中的哲学思想聚焦于古希腊哲学家,可是我们人类哲学的思维拥有着一些共同性。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考在我们中国古代先贤那里同样能够看到端倪 . 比如书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就是原子理论的提出,这要归功于德莫克里克,但其实我国古代的哲人思维之中也同样拥有着差不多的理论。所以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可以引申到我们中国古代的哲思,可以从我们自己的哲学思维之中延展开去,探索属于我们自己哲学的科学观 . 当然前提是我们对于书中的相关观点有着详细了解的,那么书中作者都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真知灼见呢?比如书中出场的第一位古代哲学家是泰勒斯,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去寻找统一整个世界的共同理论。想一想我们现在物理学们所做的工作,不也同样是在这一领域深耕吗?无论是牛顿、爱因斯坦或者当代科学家们,其实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虽然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功,但这必然是未来的大方向 . 其他的现代物理学的结论又和哪些古代的哲人思考方向不谋而合呢?就让我们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既完成古代哲人哲思的了解,同时也对当代物理学的了解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开启哲学、科学共同阅读,为世界探索提升有效途哲学

0 阅读:4

评论列表

ab3721a

ab3721a

4
2025-04-25 21:51

天地人都是不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人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二都相互依存和转换。天、地、物都是如此。 作用(付出、因)与反作用(回报、果),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多善出少入积德。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

王大勇

王大勇

2
2025-04-25 22:17

发光源在移动的时候,在运动前进方向上光的频率是会发生紫外频移的,在运动前进反方向上光的频率是会发生红外频移的,可以测速,即多普勒效应。现实中光速不是绝对的,请注意太阳系是运动的,银河系是运动的,在光速频移上就没体现出来,集体潜意识影响是巨大的。科研需要冲破集体潜意识。

王大勇

王大勇

2
2025-04-25 22:17

“自行车为什么不倒”问题困扰了科学家两百年:为什么自行车骑行不会倒一直没搞明白。在研究电动独轮车AI算法的时候发现电动独轮车和人力独轮车在加速、减速、失衡纠正、转向时遵循的物理学理论都是相同的,实际控制过程逻辑也是相同的,仅仅是控制主体不同电动独轮车的控制主体是传感器和微电脑而人力独轮的控制主体是骑行者。以日常生活行为中物理学基本规律是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原则,用物理学力学和控制论基础知识深入分析证实自行车(人力独轮车)玩家学习过程中心理与行为动作过程。 在研究自行车骑行过程中骑行者的行为控制过程,用成熟的物理学矢量法则、控制论、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求证在骑自行车活动中骑行者的行为控制过程及相关的心理活动内容。用物理学基础知识,证实骑自行车过程和发射卫星过程物理学抽象的运动控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物体运动和姿态控制过程。客观上物体运动时由前一种运动状态向后一种运动状态变换必须先打破前一种运动状态的平衡,提出了骑行者学会了骑自行车的结果不仅仅学会了如何控制自行车骑行时的平衡,一定还学会了如何打破自行车骑行时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