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养成守则:法器

桂香说杂货 2025-04-22 15:08:15
这里所说的巫师,是古代羌族的巫师,他们被称为“释比”,被认为是介于神鬼之间,沟通神灵的使者。 在羌族传统观念中,诸如祭山、还愿、治病、驱鬼等仪式,乃至已故之人的安葬和超度、婚嫁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活动都要由释比来主持。 释比做法时需要多种法器,以获得与神灵交流的法力,这些法器会代代相传。 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展出了很多释比做法时使用的法器,包括羊皮鼓、猴皮帽、金丝猴头盖骨、神杖、师刀、法铃、白色念珠、皮口袋等。 有几种非常特别: 猴头神(图2-5): 释比有自己的祖师和保护神,叫阿爸木纳,猴头盖骨是阿爸木纳的象征,没有它,释比就什么也做不了。 猴头为金丝猴头骨,放置在一个白纸捆扎的底座上。底座内装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代表猴之五脏。而猴子的眼睛以贝壳镶嵌表现。 每次在祭祀作法时,释比还要用白纸缠绕猴头法器,来增加其直径。 这些猴头盖骨在进行各种祭祀活动时被请出为释比护佑,是不允许外人触摸的。 (别说摸,看着都瘆人~) 羊皮鼓(图6-7): 直径约45厘米,单面蒙羊皮,以鹿皮作线绷在鼓帮上,鼓帮内装有横木手柄和一小木圆圈,小圈上系一对小铜铃。击鼓时,铃声阵阵,以配合鼓音。 传说最早的羌族释比在神猴引导下学会法术,获得了写在羊皮纸上的经书。后来经书被一只白羊吃光。一只金丝猴告诉释比,将白羊皮作鼓,每敲一下,就能回忆起经书中的一句话。因此,释比在诵经时要击打羊皮鼓。 羊皮鼓为圣物,无故不用,最忌他人触摸。 图1:兽骨卦 图8:猴头帽 图9:巫师的皮包 历史文化 一头钻进博物馆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人文景点分享 巫师 法器 金丝猴

0 阅读:0